-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材料: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 第4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欢迎走进历史殿堂 吉安八中 周桂花 大危机来临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1929年10月24日的华尔街。街上的人们像热窝上的蚂蚁。当天有11个金融家自杀了。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导火索: 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排起长队领救济金 1825年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年,美国开始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究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即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会周期性的爆发。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20世界20年代末纽约儿歌 危机爆发时的美国总统胡佛 1929年初,第31任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10月24日(要您饿死)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Herbert Clark Hoover 1874.8.10~1964.10.20 美国第31任总统 “饥饿总统” 八个月后,美国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 “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经济危机使大批工人和农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各城市的“贫民窟”迅速扩展,用破铁皮和木板搭建的所谓“胡佛小屋”随处可见。 “胡佛小屋” 表现: ①金融危机 ②生产下降 ③失业激增 一、经济危机 新评价108页 3000万以上 2/3 1/3以上 资本主义世界 近300万 50% 32.5% 日本 600余万 70% 40.2% 德国 1700万 75.5% 50% 美国 失业人数 对外贸易 (下降比例) 工业生产 (下降比例) 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损失达2500亿美元,比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还要严重。 特点: ①时间长 ②范围广 ③破坏大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美国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影响: 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胡佛 罗斯福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生产是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应该去管 。”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 “饥饿总统”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为了尽快摆脱危机,巩固和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目的),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New Deal)。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面对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这场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 宣传“新政”的海报 1932年6月底,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了“新政”(New Deal)这一说法。 有人认为这是把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公道政治”(Square Deal)和第28任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New Freedoms)口号巧妙加以结合。 有人则认为这是借用了同年社会学家斯图尔特·蔡斯出版的新著《新政》之名。 罗斯福新政特点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新政特点 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