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金融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 第一节 自我控制与投资心理 自我控制的内涵 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认知偏差,做出理性决策; 塞勒和谢夫林: 计划者或导航者 实施者或代理者 自我控制的认知偏差 风险过分规避 投资者违背自身的风险偏好,过分远离可能造成损失的所有风险; 控制幻觉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失去控制 过分依赖专家 寻找与自己具有相似观点的人群 心态失衡 男女间人际吸引的自我控制效应 Mark Snyder,Elizabeth Tanke Ellen Berscheid(1977) 男性与女性随机配对,进行10分钟的谈话。 男性得到女性的照片(吸引力 vs 一般) 男性对女性谈话者的评价出现了差异 吸引力一般 独立评分者对男女的评定也出现差异 有吸引力组的男性和女性都表现的更加善于交际、外向、幽默,和更强的社会适应性。 投资决策中的自我控制 情绪性影响 唤醒水平与决策质量 投行交易员的“压力测试” 投资者心态的影响 荷兰1963年的崩盘 南海公司泡沫 1929年华尔街的崩盘 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 资金规模和盈亏状况 投资资金所占总资产的比例 亏损额所占总投资的比例 能力高低和对投资风险的把握 特沃斯基的研究 对投资结果的评价方式 心理账户 短期评估 塞勒(1995)密切关注价格变化的股民比长期投资者更倾向于规避风险,切最终受益也低于长期投资者 如何自我控制 控制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如何自我控制 投资目标应该放长远 获得多渠道信息 金融分析师 投资大腕 散户(逆向思维) 制定有效规则 有效规则 通过控制挥霍的欲望控制开销; 为了不酗酒一滴酒不沾; 退休人员不动用本金以控制开销; 员工按照只存不花的原则存养老金; 控制环境 节食人士的家里不要有饼干; 赌徒不要去拉斯维加斯; 常迟到的人把手表调快几分钟; 赖床的人把闹钟放在房间的床对过,迫使自己起床; 第七讲 决策理论与金融投资行为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的界定 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的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 两个必要条件: 第一,别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 第二,各个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做出决策。 羊群行为的类型 基于收益外部性的羊群行为 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相同的行动选择。(银行挤兑) 基于声誉的羊群行为 代理人总是要使委托人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因此,跟随其他代理人的行为成为最优选择。 羊群行为的类型 基于报酬的羊群行为 代理人为避免自己的业绩落后于指数或同行,将舍弃自己的信息或信念,避免使用过于独立的投资策略。 基于信息的羊群行为 投资者无法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可通过观察别人的交易情况来推断。(虚假的同感效应、信息聚集效应) 羊群行为的心理分析 从众 群体心理——心理群体(Le Bon) 冲动性 服从性 极端性 心理群体整体智能低下定理 人群一旦形成心理群体,该群体作为一个整体在决策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水平将远远低于该群体的单个成员。 心理群体的多次错误 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 中小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中小投资者模仿机构投资者 中小投资者模仿其他中小投资者 成因分析 信息不对称 缺乏自信心 博弈格局因素 投机因素 投资决策中的羊群效应 机构投资者的羊群效应 经理人之间的博弈 影响作用 影响金融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导致市场对信息的反应过于敏感 加剧金融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投资基金羊群行为的实证检验 第六讲 决策理论与金融投资行为 第三节 常见的投资偏差 共同基金与指数基金 共同基金的优越业绩是随机发生的 1982-1992年间,205种共同基金中48种每年比标准普尔指数低3个百分点;仅有3种比标准普尔500指数高至少3个百分点。 1972-1992,前10年里20种业绩最优的共同基金,后10年平均排到309种的第142位,仍不如指数基金。 14.3%(前20名) 13.1%(全体平均) 16.2%(指数基金)] 共同基金与指数基金 《纽约时报》公布的五位专业人士运作的投资组合结果: 7年间(2000年)的回报率分别是210%、204%、200%、147%和124%,而指数基金的回报率是278%。 共同基金的年费是指数基金的10倍 共同基金宣传赢家,去掉输家 1996年Lipper Analytical Services追踪了4555个股票基金,其中有242个被合并或停止运营。 基金解体时,其以前记录将被从历史中删掉,并从一些分析数据库中删除。 过度自信 高估自己判断,低估失败的可能性。 对代理人的过度自信 股市中的频繁交易,增加交易成本。 Barber Odean,2000 1991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