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复读班)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复读班)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复读班) Word版含答案

望江二中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复读班) 第Ⅰ卷(共45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1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C9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á)记 星宿(xiǜ) 蛊(gǔ)惑人心 苦心孤诣(yì) B.摘(zhāi)要 剖(pāo)析 清沁(qìn)肺腑 含英咀(jǚ)华 C.洗涮(shuàn) 亵(xiè)渎 颠沛(pèi)流离 应(yìng)运而生 D.惩创(chuàng) 手拎(1īng) 概不赊(shē)账 恬(tián)不知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犀利 鉴诫 破釜沉舟 鸦雀无声 B. 劳碌 暮霭 毋庸赘育 寥寥无几 C. 搪突 煽动 流连忘返 面授机意 D.挑剔 惋惜 苦思瞑想 莞尔而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把文学鉴赏仅看作是对文学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这其实是大大的 。 ②别里科夫如同 在悬崖边的羔羊,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就会出什么乱子。 ③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 了小说创作的境界。 A. 曲解 徜徉 开拓 B.误解 倘佯 开创 C,误解 徘徊 开拓 D.曲解 徘徊 开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万花筒。 B.玛蒂尔德因为一条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千载难逢。 C.网络信息无孔不入,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 D.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医生、假警察,应有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武器、枪支、子弹袋,然后是整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 B.王利发的茶馆内,“醉八仙”大画等均已撤去。“莫谈国事”的纸条保存了下来,字而且写得更大。 C.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动人,就是因为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而造成的。 D.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去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气已经好转,轻风微微吹,太阳暖烘烘,陈奂生肚里吃得饱,身上穿得新, ,也许是气力大,也许是包儿轻, ,晃荡晃荡,全不放在心上。 ①手里提着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 ②一个装满东西的干干净净的旅行包提在手里 ③简直像喝过头的醉汉 ④简直像拎了束稻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执政者的道德自律与社会的道德监督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些人的事迹有多彩的“光辉”,而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 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博览群书》2001. 11) 7.对第二段中“这种政治意识”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以“德”为准则。 B.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 C.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 D.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德政、善政的推行。 8.对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论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管子·君臣下》中的说法证明了古代大多数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