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赏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举兵伐曹、五鹿[1] ,及反郑之埤[2] ,东卫之亩[3] ,胜荆人于城濮[4] 。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三军之士,无敢犯禁者。故一假道重轻于颠颉之脊,而晋国治[5] 。 [1] 曹:诸侯国名,在今山东定陶县西。五鹿:有两处。晋之五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卫之五鹿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此处指后者。 [2] 反:拆除、拆毁。郑:诸侯国名,在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地区。埤pí:通“陴”,指带有垛口的矮墙,俗称女墙。此指城墙。 [3]东卫之亩:亩,田垅,田间通道。晋国在卫国之西,晋文公为方便兵车通行,将卫国的田垅改为东西向 [4]荆:楚国别称。城濮:卫国地名,在今山东鄄juàn 城西南。公元前632年,晋以弱胜强,战胜楚国。 [5]假道:借用这种办法,即借腰斩颠颉来树立法权。重轻:轻罪重判。治:治理得好,太平。 * 昔者,周公旦[1]杀管叔、放蔡叔、废霍叔[2] ,曰:“犯禁者也。”天下众皆曰:“亲昆弟有过不违[3] ,而况疏远乎!”故天下知用刀锯于周庭而海内治[4] 。故曰:“明刑之犹,至于无刑也。” [1]周公旦:姬旦,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县东北),故称周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而受封于曲阜,故又称鲁周公。但他未到封地而留佐武王。 [2]管叔、蔡叔、霍叔均为武王弟兄。武王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殷,使三叔监督殷民,称三监。武王去世后,继位的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三监不服,与武庚联合背叛周王朝,周公东征平叛,杀了武庚、管叔、放逐了蔡叔,贬霍叔为庶人。 [3]昆弟:兄弟。违:回避。 [4] 刀锯:古代刑具。刀用于割刑,锯用于截刑。此以刀锯代指刑法。庭:通“廷”。 * 这一段说明了“一刑”的原则、效果(明刑不戮)及目的(至于无刑也)。 “一刑”的原则是“刑无等级”,即执行刑罚无等级的区别,无论什么人,无论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贫穷或富有,只要违反了法律制度,就要按法办事,依法惩治,这是对奴隶制度下“刑不上大夫”的有力挑战。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原则,对有功者、有善者、忠臣孝子、守法守职之吏、揭发者,有过即刑,有功则赏,“禁奸止过,莫若重刑”,这样“民不敢试”,“民不敢试,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作者用晋文公借惩治宠臣颠颉实现“晋国治”、周公旦惩治颠覆国家的亲兄弟两例说明“一刑”的最终目的就是“至于无刑”。 * 所谓一教者,博闻、 辩慧、 信廉、 礼乐、 修行、 群党、任誉、清浊[1]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2] 。坚者披,锐者挫[3] 。虽曰圣知、巧佞、厚朴[4] ,则不能以非功罔上利[5] 。 [1] “博闻”句所举八种多为儒家意识形态。 [2]私议:私下议论。陈其上:向君主陈述。 [3] 坚者披:坚者,坚持不改者,指顽固分子;披,打击、镇压。锐者挫:锐者,锋芒毕露者,指气焰嚣张者。挫:挫败。 [4] 圣知:超人的智慧。巧佞nìng:巧言善辩。厚朴:忠厚老实。 [5] 罔:欺骗、骗取。上利:君主的利禄。 * 然富贵之门,要存战而已矣[1] 。彼能战者,践富贵之门[2] ;强梗焉,有常刑而不赦[3] 。是父兄、昆弟、知识、婚姻、合同者[4] ,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5] 。”夫故当壮者务于战,老弱者务于守,死者不悔,生者务劝[6] ,此臣之所谓一教也。 [1]门:泛指进出口,引申为做事情的方法、路径。要:关键、要领。存:在。 [2]践:踏,进入。 [3] 强梗:强悍不守法。常刑:已经制定的法律。 [4]父兄:疑为“父子”,一说指父亲及叔父、伯父。知识:熟识的人。婚姻:姻亲,指儿女亲家。合同:志同道合者。 [5] 务之所加:努力的方向。 [6] 务:尽力。劝:勉励。 * 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1] 。而富贵之门必出于兵[2] ,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3] ,战也。此臣之所谓:“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1] 阖棺:阖,盖,关闭。阖棺,指人死了。 [2]兵:军功,农战之功。 [3] 歌谣:动词,歌唱。 * 这一段主要阐明了“一教”的含义、做法、效果及目的。 商鞅的“一教”政策就是摒弃任何靠虚妄手段取得功名富贵,而要取得功名利禄爵位,就需靠“战”即取得军功,从中可看出商鞅对学识、智慧、德行、行侠仗义等是排斥的,对人们的言论采取了箝制政策,而要人们的心思完全集中在“战”,在立军功上,这就是他所谓的“一教”,竟而达到“无教”的目的。 从全文看,2、3、4段可看作第二部分,具体阐明了“一赏”、“一刑”、“一教”的含义、做法、效果及目的。 * 此臣所谓参教也[1] 。圣人惟能通知万物之要也[2] 。故其治国,举要以致万物,故寡教而多功[3] 。 [1]参sān教:参即“叁(三)”。参教即上面提到的赏、刑、教三事。 [2]惟:只,仅仅。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