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用房机房工程需求书总结
PAGE \* MERGEFORMAT16
技术用房项目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
设计需求书
二〇一六年一月
一、设计说明
1、投标单位应提交本工程技术方案及建筑智能化设计图、工程概算等全套资料以及方案中选用产品的相关资料。
2、技术方案要求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系统设计:详细说明各智能化系统设计理念,子系统的架构、特点、技 术指标及各系统原理图。
? 接口设计:详细说明智能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以及智能化系统与相关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
? 技术标准:本需求说明书所提出的设备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要求是可接受的最低质量标准与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所提交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标准如在本需求说明书中未予提及,投标单位应在设计方案中详细说明。
? 设备选型:在本智能化系统工程中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设备应为当前市场上主流的知名品牌,均应为所选品牌的较新型号,投标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一般不少于三个品牌,且为同一档次。
? 弱电系统图纸设计要求:提供各子系统平面点位布置图、系统原理图、机房平面布置图等相关图纸。
3、工程概算要求:应按各个子系统设备分项报价。应标明产品名称、品牌、型号规格、产地等,各投标公司要以单独参加其中一个或多个分系统的投标。
4、投标单位应依据国家标准,不限于本设计需求说明书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方案设计。
5、设计成果送达后,方案评审委员会根据需要可要求投标单位对设计方案做具体说明并进行现场考察,然后对投标单位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
6、投标单位可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但必须确保其技术的成熟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投标单位在遵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实践经验,提供各种方案供征集单位选择。
7、XX局有权对各投标单位的设计成果进行部分采纳和借鉴,不视为侵权。
8、设计成果评审标准和方法:综合评分法,按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分别进行评分,具体见“附件:四平市公安局技术用房项目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成果评审标准和方法” 。
9、技术问题联系人:李佳
10、投标单位应征文件提交须知:
(1)文件份数:资格文件、商务文件:一正五副;
技术文件:书面文件(5 套)和 CAD 图纸和电子版方案(1 份)。设计方案要求内容齐全;
(2)资格, 投标单位应具有建筑智能化二级以上资质,投标网络系统应具有系统集成二级以上资质,两年内建设1000万以上相关工程建设的合同书。资格文件、商务文件的包装:资格文件、商务文件的正、副本应分别单独密封包装,封面应注明项目名称以及正、副本标志。技术文件的包装:技术文件统一用白色 A3复印纸打印、装订成册。包括文件说明及图纸,每册封面均统一使用由征集单位提供的 A3 纸封面。
(3)提交时间:2014 年 9月 18 日上午 9:00;
(4)提交地点:XX局四层会议室;
(5)投标单位的设计负责人(主设计师)参加设计方案评审会,必要时讲解设计说明并回答评委提问(投标单位自带电脑及电子文本)。
二、工程概况
技术用房项目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由于前期已进行布线工程,本次不包含楼层间布线工程。
包含的子系统:通信处机房装修、防雷与接地及消防子系统
机房供电子系统
网络设备及通信接入子系统
多媒体会议子系统
语音通讯子系统
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子系统
楼宇智能化安防子系统
三、建设目标与设计原则
1、建设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提高XX局技术用房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节约能源,降低技术用房的运营管理成本;为四平市公安局的业务服务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和便捷的环境;根据不同部门的特点,应满足现在及未来对高速、安全、保密、可靠的数据通信等方面的需求;各子系统应经济适用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功能可扩充性;在各子系统范围内不低于国家智能建筑 甲级设计标准(参见《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设计原则
可靠性:保证大楼设备的正常运行。
实用性:选择成熟、先进、可靠的技术和实用的产品,满足各项工作的需求,符合国家环保节能等相关政策,建成后的系统符合通常的使用习惯,易于使用、方便管理;
经济性: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前瞻性: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设计上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和设施的向后兼容性,考虑建成后10年内不落后,15年够用。
四、设计依据
相关专业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包括但不限于:XX局技术用房项目平面图,投标单位应依据新版本的标准和规 范进行设计。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
《建筑智能系统工程设计标准》(GB/Jl3-3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