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发展与非国有资本.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媒发展与非国有资本.doc

刍议在传媒发展中如何对待非国有资本 孙旭培 今年1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新闻宣传的几个部门的领导人就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制改革的问题所发表的谈话。谈话指出,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传媒联合,建立各种传媒集团,如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电影集团、发行集团等,把我国媒体做大做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解决融资问题。关于“融资政策”,新华社的报道说:“我国的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但同时指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由集团控股,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1) 对这些谈话简言之:我国媒体只吸收国有资本,不吸收非国有资本。这显然是一条重大政策。本文想就这一政策,做一番讨论。主要是讨论有没必要规定“不吸收非国有资本”。 不争的事实:非国有资本已进入传媒 “不吸收非国有资本”这条政策,显然与多年来存在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上海《新闻记者》去年连续三期发表了我国新闻媒体资本运营情况的调查和文章。魏永征先生的文章指出:“不管人们是承认还是否认,是赞同还是反对,大批业外资本进入我国大众传媒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类信息,先是在经济专业报刊上陆续披露,现今新闻专业报刊也终于承认了这一现象,不过更多的情况还处于或明或暗之中。比如笔者屈指就可以举出报刊吸纳业外资本运作的个案十例以上:有的直接同报刊“合资”的,也有只同报刊的经营部分合资、合作的;有把整个经营全部划出去同别人合资的,也有只让人“承包”一部分版面、栏目(广告)的;有专业性报刊,也有党报;时间长的已有十年以上,但多数是近一二年的事。这些个案大都处于‘只做不说’状态,所以眼下还很难作出全面的分析”。(2)当然这里所讲的业外资本,国有和非国有资本都有。 我国传媒业第一件成功利用大笔业外资本的,当数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以广播电视传播服务为首要的经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建于1992年。上海市广电局全额投资的上海广电发展实业公司和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周广播电视报四家,共投资3.7亿元为发起人股,向社会募集新股4000万股。经两次增资扩股,到2000年6月30日总资产达36亿余元,其中股东权益16亿元,发起人股份(国家股)约占股份总数77%。湖南电广传媒是由湖南省广播电视厅全额投资的湖南广播电视发展中心发起上市的(现持股63%)。成都商报控股的博瑞投资公司成为“四川电器”的第一大股东后,将公司改名为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这些都是传媒吸收社会资本包括私人资本的很著名的例子。《成都商报》、《名牌时报》、《时尚》、《财经时报》《哈尔滨日报》、《浙江青年报》、《经济观察报》、《京华时报》等,都向民间资本敞开了怀抱。 至于引进外资的例子当然也有一些。只是我所熟悉的报刊不希望现在在这个问题上再提到它们。 对于吸收非国有资本之所以疑虑多多,障碍重重,根源在于我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这一根本性质。不少人认为传媒业特殊,吸收非国有资本在政治上不保险,会影响或改变这一性质。上海东方明珠公司之所以能够办起来,是因为当时有位领导人发了一句话:公司办媒体,不行;媒体办公司,可以。因此,原先的由上海广播电台和上海电视台合成一个公司的计划放弃了,而改为由几家媒体投资组建一个上市公司。后来这种模式被一些传媒和传媒集团所采用,非国有资本终归进来了。 我国传媒业的多重政治保险 我国传媒界之所以推进以传媒联合为主的改革,目的正如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所说的:“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宣部和广电总局的主要领导一再提出广播电视界要进行体制创新,事业要做强做大,以抵御西方对中国的梯次性渗透、演变。”(3)因此,组建传媒的“联合舰队”和“航空母舰”的口号叫得很响。 但是,目前所进行的联合,“做大”的目标可以实现,但未必能够“做强”。要“做强”,需要从多方面去努力,但重要的是在承认传媒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的属性的同时,还要让它作为信息产业,吸收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其他产业发展的经验,特别是要让传媒到资本市场上去运营,以获取足够的资本用于发展。不认识这一点,一味地强调传媒业特殊,强调政治保险,那无异于继续贻误传媒产业发展的时机,最终可能真是抵御不了“西方对中国的梯次性渗透、演变。” 现在,有关方面强调传媒业只能“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国有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单位有多少资金?国有大型企业正是需要资金,才一个个争相上市,这等于是要求传媒业向无前钱或钱不多的行业去融资。而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达到8万多亿,如果把其中的百分之一,吸引来作为对号称为“当今中国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投资,也就是800多亿。在我国传媒业连国内居民的资金都不敢使用,而国外一些大的媒体集团却在世界范围内融资,我们怎么能够实现做大做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