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间一实验小学校报
教师篇
今天,是我第一次带着三年级(4)班的孩子们展示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的课,内容是《陶罐和铁罐》的第一课时。
?整堂课上,孩子们完全徜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教学中的知识美,每一个环节孩子们的表达美、展示美,润物细无声的潜入学习过程的分分秒秒里。
一、
本课需要认读的有10个生字,要求注音准确,读音正确,师友互查后,第一个上台展示的是师友组是哈灿和王斌。 王斌陈述了在互查中自己查出的错误之处,如:陶的注音táo写成了tiáo了,展示结束后,老师抓紧时机,指导学生把握准生字的读音,把字的阴平、阳平、上升、去声读准确,读出字的韵味,读出字的音润美。
二、
课前,学生自己通过做导学案,进行了预学,他们自己对生字的识记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而且有的非常有创意。
如:“吵”字的记忆方法,张艳泽同学说:“吵字左口右少,表示吵的事要少做,所以是口加少。”老师趁机补充道:“吵架的话要少说。”
权家兴说:“捧是提手旁,因为捧的时候是用手。”
我说:“孩子们,做一做捧的动作,用几只手,那么做一做拾,捡的动作,用的一只手,为什么,捧是用两只手呢?我们来看捧的右边,是奉,奉献的奉,我们的汉字是方块字,它非常有魅力,特别神奇,它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每一个字的形态都有它独特的美,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它,更要注重书写之美。”
三、
学习理解词语这一环节时,我请小学师邓夷轩同学带领同学们学习。
夷轩同学让台下同学解释词义并说明自己理解的方法,之后,她带领同学们学习联系下文理解词语,如|“奚落,”她出示奚落在字典里的意思(1)、讥诮,讽刺;(2)、冷落,怠慢。然后,让学生读课文铁罐的话,问:“铁罐这是在干什么?”答:“铁罐在奚落陶罐。那么,联系课文内容,奚落应该选字典里的哪一种解释呢?”
邓夷轩同学讲得流畅,展示自如,有一种自信美,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的理念。
四、分角色朗读,享受语气美。????《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的。分角色朗读也应该是本节课的亮点。班内三人组仅有两个。我让其中一个三人小组,学师穆帅涵,学友杜尚起、刘泽宇来读,学师穆帅涵是一个女生,读旁白,杜尚起读铁罐,刘泽宇读陶罐,杜尚起读出了铁罐由傲慢---恼怒---怒不可遏 的语气,刘泽宇则相反读出了陶罐谦虚而懦弱的语气,在这种语气美的享受中,我感到了师友互助过程中孩子们充满了学生激情与自信。
?40分钟过去了。课结束了。师友们感觉意犹未尽。脸上洋溢着甜美的笑容?。互助、高效,孩子们的展示是美丽的,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仿佛雏燕,刚刚腾飞天空,稚的嫩而可喜。?? 在导学案中,学生预学认真,吃透知识点,让文本的文化韵味散发出它的瑰丽之美、学识之美、学情之美。??? 美的学情让文本知识流动起来,?美的感受弥散于整个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浸入每个人的心田。
感悟篇
富兰克林的故事
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参加过独立上星期争,参加起草独立宣言,代表美国同英国谈判,后签订巴黎和约,曾创办《宾夕法尼亚报》,建立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他在研究大气电方面有重要贡献,发明避雷针。著有《自传》。
富兰克林自幼酷爱读书。家贫无钱上学,从少年时代起,就独自谋生。常常饿肚子省钱买书读。
某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驱,已饿得走不动了。连心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一个穷人,不忍收他的面包。
“你吃吧,我包里有的是。”富兰克林说着拍拍那只装满书籍的背包。
老妪吃着面包,只见富兰克林从背包里抽出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孩子,你怎么不吃面包啊?”老妪问道。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
由于富兰克林家中经济拮据,购书能力有限,他只得经常借书读。他常在认间向朋友敲门借书,连认点起一盏灯,专心读书,疲乏了就以冷水浇头提提神,坐下继续阅读完,第二天一早,准时把书还给书主,从不失信。
学生篇
河间一实验小学校报 第1期 第1版
河间一实验小学校报 第1期 第2版
河间一实验小学校报 第1期 第3版
河间一实验小学校报 第1期 第4版
河间一实验小学 主办 第1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