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讲、近代中国的外债历史
《公债经济学》 第十讲、近现代中国的外债分析 主讲人:贺晖 摘要ABSTRACT 1、清代外债的斑斑血迹 广东“行欠”:不堪回首的外债起点 禁止、允许、依赖:清政府外债政府的三阶段演变 1.1 广东“行欠”:中国外债的起点 随着清政府的“开关”贸易,中西方商业信用日趋活跃,债务关系不断出现。由于广东十三行的牙行性质,加上清政府官史的勒索榨取和外资势力的侵略与高利贷盘剥,广东十三行商人往往处于破产的境地。这种破产行商各欠外商的大量债务--“行欠”,先由十三行商人从“行用”(行业发展风险基金)中代偿,最后300万元(银元)在英国入侵者刺刀之下由清政府“赔偿(《南京条约》第五条),从而使私债转化为外债。 1.1.1 开关贸易、洋行制度和“行欠”的产生 清政府曾实行严厉的”迁界禁海”政策,1683年(康熙21年)清政府攻占台湾并统一中国,1684年废除“迁界令”,宣布“开关”贸易。 清代的对外贸易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如广东洋行制度--即一切进出口都必须通过广东十三行,属于垄断对外贸易的封建官商,并拥有代政府征税和监管外商的职能。 “十三行”只是1686年成立“洋货行”的笼统说法,领“贴”(经营许可证)的行号多时达26家,少时4家。 广东洋行制度实行独特的“联保制度”,即“行”与“行”互保,同行倒闭,各行商负责分摊偿债。 “行欠”的产生原因:政府侵占(采办贡品和交纳贡银)、官史榨取、同行拖累、外商倾销(如毛织品定茶叶)、外国散商高利贷。 1.1.2、行欠的性质与行欠变外债 行欠属洋行商人个人欠下的巨额债务,似属私债。但洋行是垄断对外贸易并代理政府监管职能的官商,这种性质使行欠具的“官债”色彩。 从行欠的偿还来看,从个人破产抄家清偿到众商和清政府代偿,就相当于“私债-准公债-公债”的转化过程。 1.2 禁止、允许、依赖:清政府外债政策演变 1.2.1 “禁止借领外国资本”:驼鸟政策的破产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国钱币相当长时期内流通于东亚及东南亚,“当时东至日本,南至南海诸国,多行使中国铜钱,俨然已取得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 国力强盛时,外债对当时中国简直不知何物。 清代开关后,除英国东印度公司外,大量英国散商(专放高利贷的商人)进入中国。由于中西利率差距、国内金融业不发达、封建官史的贪婪榨压,行商在对外贸易中往往处于不利境地,不得不依赖外商贷款,忍受高利贷盘剥,甚至用外商贷款缴纳官银(渡过难关)。 清政府要求“年清年款”,屡禁不止,越禁越多。 1.2.2 默许借债镇压起义 支持举债抵御外侮 鸦片战争使清政府陷入财政危机,国库由战前盈余变成空空,“财用之不足,内外臣工人人忧虑”。为此,清政府加捐税,导致起义不断,政治统治风雨飘摇。 清政府对各地方政府发布“就地筹饷”上谕,“以本省之钱锒,作本省之军需”。东南沿海诸省尝试以海关收入作抵押向外商借债(往往“先斩后奏”),开创世界地方政府“直接为国际交往以借外债的先河”(梁启超)。 清政府面对地方政府借外债的心情是矛盾的,但态度是默许的。 外部入侵使得清朝海疆、陆疆同时告急。清政府排除李鸿章放弃新疆,将西征之费“匀作海防之用”的主张,采纳左宗棠海防与塞防并重的主张。 清政府围绕军需粮饷的举借外债问题展开大讨论。“洋债不宜多借…波斯等国皆因公债过重,致利权为他国所持,国势因此削弱,前车之鉴可以寒心”(有害论),“借用洋款实于中国有益无损。泰西各国兴废存亡,并非因借与不借之故”(左宗棠的有益论)。 左打动了清政府,许其借洋债500万,户部拨200万,地方解缴300万。清政府抵抗外侮的外债政策与借债镇压起义的反动立场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1.2.3 从借款赔款、“借债筑路”到“借债维持” 1895年甲午战争后,无论是赔款,还是兴办实业(洋务)或新政,以及镇压革命,清政府都借助于外债,从而走上了依赖外债的道路。 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相当于清当时4年财政收入)。为此,清政府成立筹措借款委员会。 1.2.4 公债:国家图强的工具及其失败 清光绪帝鉴于战败的教训,发布“力行实政”上谕。各省督抚认为铁路是“通商惠工要务”,主张借款修路。清政府本想利用借债修路打破列强的瓜分(矛盾的相互牵制),政策执行的结果是“以夷制夷”反被夷制(进一步被瓜分成势力范围)。 1.2.5 强权公债:让清政府彻底没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向中国勒索45000万两(库银),分39年还清,年息4厘,形成庚子赔款借款。庚子赔款是强盗国加于中国人民头上的灾难。中国主权被大量抵押,“债主监督财政”,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分析 2.1 北洋政府的性质 北洋政府的性质:过去定为旧军阀(以区别蒋介石的新军阀),但军阀本身含混不清。北洋政府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第二节一基因的分离定律.ppt
- 第六章运放.ppt
- 第六节 数控机床的维护.ppt
- 第六讲:身怀六甲、穿头破脚、高位并排阳线....ppt
- 第十一届全运会社会效益研究.ppt
- 第十一章_形状记忆材料.ppt
- 第十一节 曲率.ppt
- 第十三 组织力量的整合.ppt
- 第十三章 液力机械变速器.ppt
- 第十三讲 控制.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自考复习资料】28061现代教育技术(复习重点).doc VIP
- JB-TG-NFS3-3030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VIP
- 《智能超轻型飞行器安全技术评估规范》.pdf VIP
- 全国二卷-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2025.6.7).docx VIP
- 小学数学专题研究自考必备最全知识点 .pdf VIP
- 北京卷:议论文-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docx VIP
- 北京卷(2):记叙文-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2025.6.7).docx VIP
- 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套测试卷(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doc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作文记叙文深度点评与分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