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立体定位技术切片技术-2015-1精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nteraural:耳间的 Bregma:冠矢点,前囟点 * * Techniques in Neurobiology State Key Lab of Medical Neurobiology 脑立体定位和切片技术 许玉霞 Tel:Email: xuyuxia@fudan.edu.cn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的简单流程 动物脑立体定位: 利用颅骨的标志/参考点,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对脑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药物注射、引导电位等研究的技术。 主要用途: 对神经结构进行定向的: 注射(给药) 埋管(慢性给药,透析) 损毁 记录(电生理) 前囟(Bregma):位于冠状缝和矢状缝的交界处 人字缝尖(lambda):位于后囟人字缝与矢状缝的交汇点 Bregma, 前囟 动物脑立体定位: 利用颅骨的标志/参考点,确定皮层下某些神经结构的位置,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对脑进行定向的刺激、破坏、药物注射、引导电位等研究的技术。 主要用途: 对神经结构进行定向的 注射(给药) 埋管(慢性给药,透析) 损毁 记录(电生理) Kopf 900 Stereotaxic Kopf 1404 Frame Assembly 立体定位仪: Stereotaxic Drill Unit Adjustable Wire Knife Kopf 5000 Microinjection Unit 立体定位仪: 游标卡尺原理 根据游标上的分度格数,常把游标卡尺分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 尺身上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游标尺上有10个小的等分刻度,总长9毫米,每一分度为0.9毫米,比主尺上的最小分度相差0.1毫米。尺身和游标的零刻度线对齐,它们的第一条刻度线相差0.1毫米。 立体定位仪中坐标的读取 主尺 游标尺 游标卡尺按下列规则读数: (1)以游标零刻线位置为准,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 (2)看游标上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不用管是第几 条刻线)对齐,由游标上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 (3)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小数。 研究实例 MFB: (1) AP: -4.4 mm, ML: 1.2 mm, V: -7.8 mm; (2)AP: -4.0 mm, ML: 0.8 mm, V: -8.0 mm 内侧前脑束(MFB):从基底嗅区、旁杏仁核区和隔核出发投射至下丘脑侧部的一组复杂纤维。MFB的DA能神经纤维相对集中,相对小剂量的6-OHDA注入MFB能造成更多的DA能神经元死亡。 [器材和药品] 立体定位仪、10%水合氯醛麻醉剂、1ml注射器、手术刀、组织剪、止血钳、牙科钻或骨钻、金属定位针、脱脂棉花、3%双氧水(H2O2)、缝针与缝线、75%酒精 [实验动物] 雄性SD大鼠 ,体重约 200-300 g 实 验 准 备 [操作步骤] 1. 立体定位仪的一般校验 2. 动物麻醉:动物称重后,水合氯醛溶液按3.6ml/kg作腹腔注射麻醉。 3.?头部固定: (1)插入耳棒: 先将一侧耳棒轻轻插入外耳道,碰到骨性外耳道底后固定耳棒,继之同样固定另一耳棒。检查大鼠头部固定是否稳定,松斜,两侧耳棒刻度是否对称,轻移耳棒使两侧刻度一致,头位完全居中,再次固定耳棒。 三个标准检测是否固定成功:鼻对正中,头部不动,提尾不掉 (2)固定上颌:将大鼠的上门牙塞进上齿固定板的槽内,旋紧螺丝。从各方向推压动物头部,均不应出现移动。 通过定位针的测量调节前后囟在同一矢状线上,并使前后囟在同一水平线上。 4. 开颅:剪去头部的毛,用碘酒与酒精棉球消毒头部皮肤,沿矢状缝作切口,剥离筋膜及肌肉,推开骨膜,暴露骨缝,并用3%双氧水洗净,止血。 5. 脑内核团定位: (1) 根据脑图谱,确定所要研究神经核团的立体位置 (注意:所研究的脑核团距脑表面的距离和颅骨表面的距离)。 (2) 用定位针参照中线和前后囟在颅骨上标记进针的部位后,在指定位置钻孔。 6. 定位标记及组织学鉴定: (1) 定位标记:根据定位坐标,插入微量注射针,注入染料。 (2) 组织学鉴定: 动物处死后,大鼠用左心室-主动脉插 管,先后用生理盐水和4%多聚甲醛溶液灌流固定,取脑作冰 冻连续切片,观察确定注射位置是否准确 纹状体:前囟前1 mm, 旁开2.5 mm, 深 3.5 mm 1.00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