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在101 kPa时,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一般为 ,符号ΔH。 (2)在101 kPa时,测得1 mol 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则C的燃烧热为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特别提醒] 对燃烧热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燃烧热一般是由实验测得。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少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有关(如果未注明条件,就是指25℃、101 kPa时的热量);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2)定义中“1 mol物质”是指1 mol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 (3)定义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是指单质或化合物燃烧后变为最稳定的氧化物。在反应中碳元素转化成稳定的CO2气体,氢元素转化成液态H2O。 (4)因为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热时的ΔH均为负值,即ΔH<0。 (5)燃烧热是以1 mol可燃物为标准进行测量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其他物质的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 [固本自测] 1. [2014·广州检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 H2(g)+Cl2(g)===2HCl(g) ΔH=-184.6 kJ/mol B.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 C. 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 D. CO(g)+1/2O2(g)===CO2(g) ΔH=-283 kJ/mol 答案:D 解析:燃烧热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A错误;生成物H2O应为液态,B错误;可燃物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C错误。 1. 中和热 在 中酸跟碱发生 反应而生成 mol H2O时所产生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单位一般为 ,符号为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把好两关 ①隔热关。如小烧杯周围的泡沫塑料要填满,盖板两孔只要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即可;倒入NaOH 溶液要迅速,使用环形玻璃棒不用铜质的等。尽可能减少 。 ②准确关。如配制溶液浓度要准;溶液要新制,因久置NaOH溶液可能变质导致浓度不准;量取液体体积读数要准;对温度计读数要读到 。 (2)导致“测定误差”的因素 根据计算关系: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1+m2) · c· (t1-t2)。其中溶液的比热容c是已知的,对于给定的反应m1和m2也是定值,这样求算出的中和热是否接近57.3 kJ/mol,取决于溶液的浓度、溶液的体积及温度的变化。引起中和热有较大误差的因素有①溶液浓度不准;②溶液取量不准;③隔热较差;④室温太低;⑤温度未取到最高点等。 [特别提醒] 对中和热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义中的“稀溶液”一般是指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小于或等于1 mol/L的溶液。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2)实验测得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的热量是指强酸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有弱酸或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实验测出的中和热数值一般低于57.3 kJ,因为弱电解质反应时会继续电离,电离时要吸热。 [固本自测] 2.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分别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ΔH1ΔH2ΔH3 B. ΔH2ΔH1ΔH3 C. ΔH1=ΔH2=ΔH3 D. ΔH1ΔH3ΔH2 答案:D 解析:①稀醋酸电离时吸热,②浓H2SO4稀释时放热故应为ΔH1ΔH3ΔH2。 2.能源问题 (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 (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3.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 (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①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 ②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 a.保证燃烧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如鼓入空气、增大O2浓度等。 b.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将固体粉碎成粉末,使液体喷成雾状等。 (2)开发新的能源 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的新能源。 [知能拓展] (1)由于化石燃料不能再生,并且在使用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减少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章第三节气候及天气景观概述.ppt
- 第六章静电场2概述.pptx
- 第1章质点动力学汇编.ppt
- 第1章质点力学(1-3)(2014nian)汇编.ppt
- 第三章第四节第五节概述.ppt
- 红外吸收光谱的学习课程.ppt
- 地理思维的培养与答题训练汇编.ppt
- 第1章质点力学(1-3)汇编.ppt
- 地理统计图表11汇编.ppt
- 第1章质点力学2汇编.ppt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