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4001条文解说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SO 14001条文解说ppt

主講人 資深顧問 陈宇安 智財權與版權專屬 翻印必就 環境管理系統 ISO 14001:2004 條文闡釋 早在18世纪,恩格斯就一再告诫人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导致了全球的环境危机。人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重视恩格斯的告诫,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开始依法治理环境。 ????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斯德哥摩尔召开第一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并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走上了环境立法和依法治理环境的道路。 ? 1983年,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东京召开第八次会议,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呼吁人类珍惜尚存的、为时不多的改变未来的机会,不要把生态问题留给下一代;主张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环境资源要求的前提下,寻找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确保人类社会平等持续发展的途径。这些观点为日后在全球范围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奠定了基础。 1992年6月3-14日,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进一步通过了《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森林声明》等5个重要文件。在《21世界议程》这个纲领性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正式确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总目标,并确定了为实现这一总目标所应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0. 環境管理系統模式: 圖一 成功的環境管理系統的要件 1. 適用範圍 ※ 本標準適用於任何期望做到下列事項之組織: (1)實施、維持集改進環境管理系統。 (2)確保能符合本身所宣告之環境政策。 (3)向他人展現其符合性。 (4)尋求外部組織對本身之環境管理系統驗證/登錄。 (5)由本身進行符合本規範之自行評定與宣告。 2. 引用標準 目前無引用標準。 3. 名詞與定義(一) 3.1 持續改善: 遵循組織本身的環境政策,改進整體的環境績效而提昇環境管理系統之過程(P.S 此過程並不需同時在所有的活動中進行) 3.2 環境: 組織作業所在的周邊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類、以及期間的互動關係(P.S 根據此定義之周邊環境乃從組織延伸到全球的生態系統)。 3.3 環境考量面: 組織的作業活動、產品或服務中會和環境產生互動的要項 (P.S 重大的環境考量面係指會有或可能有重大環境衝擊之環境考量面) 。 3.4 環境衝擊: 任何可完全或部分歸因於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對環境產生之有利或不利之改變。 3.5 環境管理系統: 係組織整體管理系統之一部分,用以建立、實施、達成、審查及維持環境政策,其內容包括組織架構、規劃作業、責任、實務、 程序、過程及資源。 3. 名詞與定義(二) 3.6 環境管理系統稽核: 係一種系統化與文件化之查證過程,藉由客觀方式取得並評估證據,以決定組織的環境管理系統是否符合環境管理系統的稽核準則,且將此過程之結果傳達於管理階層。 3.7 環境目標: 組織根據本身的環境政策所設定豫達成之整體環境目的,並且儘可能的予以量化。 3.8 環境績效: 組織的環境管理系統根據環境政策、目標及標的控制其環境考量面所獲得第可糧測結果。 3.9 環境政策: 組織陳述本身對其整體環境績效的期許與原則之聲明文件,並據此提供行動架構以及設定環境目標與標的。 3. 名詞與定義(三) 3.10 環境標的: 根據組織本身的環境目標所需設定與達成第詳細且儘可能量化的績效要求事項,用以施行於組織之全部或部分,以利達成前述的環境目標。 3.11 利害關係者: 對組織之環境績效關切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3.12 組織: 有自主功能與行政管理的工有或民營、獨立或合股的各類型公司、行號、企業體、機構、協會,或者以上各團體的其中之一部份謂之。 備考:組織中有一個以上之營運單位者,其單一的營運單位也可以定義為一個組織。 3.13 污染之預防: 採用可以避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