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复习资料.doc

元代: 一、历史文化背景:1、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的接受;2、经济空前发展(地域、重商) 3、民族压迫政策(蒙古、色目、汉、南四等人) 4、轻忽科举:八娼九儒十丐 二、文学概况 元代戏剧繁荣,原因:文学创作活动的生产与消费,市民阶层消费,失意文人生产 叙事文学成为主流,元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元曲审美特点:浅露酣畅,自然直白(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戏剧欣赏: 元杂剧——结构:一本四折 如窦娥冤 唱词 宾白 科范 发展:话本——诸宫调——杂剧 生旦净末丑的介绍 重点!西厢记:林黛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 唐代元稹《莺莺传》(《会真记》)——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西厢记 始乱终弃、善补过者——对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赞美,报德——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形式上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突破一人主唱的通例 酬韵、赖婚、听琴、闹简(分析戏剧冲突,原文看作品选)、传书赖简、拷红、长亭 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感天动地窦娥冤》、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语言风格P231) 元末·高明·琵琶记 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 改编自南戏《赵贞女》——琵琶记:赵五娘,蔡伯喈,揭示封建社会的罪恶 “三不从”内容,目的:元代文士地位低,同情文士;更好地宣传儒家伦理观念 成功之处:剧情分两条线发展;细腻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描写:《五娘吃糠》 白朴《墙头马上》 取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题变化:止淫奔——赞淫奔 马致远《汉宫秋》 纪君祥《赵氏孤儿》 明代(前中后期): 前期—— 政治经济:朱元璋独裁,大肆杀戮功臣朱惟庸、蓝玉…,废丞相制,重农抑商,郑和下西洋 思想文化:程朱理学、八股文,剥夺文人“隐”的权利,文字狱(方孝儒) 文学概况:自由活跃的文学风气消失,以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的“台阁体”兴起,高启是明初及整个明代最有成就的诗人,《水浒传》是该时期通俗文学的最主要成就。 中期—— 经济:苏州成为经济中心,出现初期资本主义色彩的雇佣劳动关系,纺织业印刷业瓷业等手工业发达 思想:内忧外患,政治腐败贪欲滋长,程朱理学道德价值体系面临瓦解;北有蒙古族,东南有“倭寇” 王守仁,字阳明,“新建伯”,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 文学:诗文: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唐宋派、后七子,通俗文学:西游记 吴中四才子:祝枝山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与市民阶层的思想文化息息相通,具有很多新内涵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复古,“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唐顺之王慎中归有光,强调唐宋古文和宋诗中体现的尊道精神,反对前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所造成的文学与道统的疏隔,提倡“文道合一” 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仍以文学复古为理论旗帜,在拒斥“宋学”侵蚀文学的过程中,他们更强调文学形式——格、调、法。这一方面继续推进了文学的独立发展,另一方面也放松了对人性和文学本质的深入思考。弊端:宗派立场、门户之见;在艺术形式上的字模句拟,至其末流则泥古不化。 后期—— 社会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封建政权也同时日益压制和掠夺导致暴力反抗;农村土地兼并严重 思想:程朱理学已基本失去号召力和真实性——李贽 李贽的学说,吸收了王阳明学说(尤其是王学中王畿一支)和禅宗思想的若干成分。 与阳明心学不同在于: 阳明心学的是站在统治阶层内部进行道德调整,出发点是“维护”、“修补”。 李贽代表了社会变革的要求,出发点是先打破、再建设。 李贽的行为方式:(1),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把承担家庭的责任和照顾家族的义务当成人生的苦役。(2),不拘形迹的行为方式 李贽思想内容:比前人更为彻底的反权威精神;对物质生产相当重视;对妇女有非常平等的态度;对人欲表示充分的肯定。(详见ppt) 文学: 1.文学理论:李贽“童心说”,由人的自然本性所产生的未经假饰的真实情感,与之对立的,则是由耳目而入的“闻见道理”;袁宏道“性灵说”,“以出自性灵者为真诗。” 标举“童心”和“性灵”的意义在于: ①强调了将真实情感与个性作为文学的主要基础的重要原则,这回到文学的本质; ②为与封建道德不很合拍的“喜怒哀乐嗜好情欲”大量进入文学提出了根据,意味着文学的解放。 2.诗歌:以袁宏道为中心的“公安派”的特点和局限,“竟陵派” 3.小品:特点:①通常篇幅不长。②结构松散随意。③文笔轻松而富于情趣 4.小说传奇:长篇小说《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独创的小说;短篇小说集“三言”和“二拍”;戏剧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明前期诗歌: 台阁体:代表人物为杨士奇、杨荣、杨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