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间接液化技术预案.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的液化 - 间接液化(F-T合成) - 甲醇合成;煤基产品;什么是煤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F-T合成)的历史;煤间接液化(F-T合成)的历史;煤间接液化(F-T合成)的历史;-2002年4月建成千吨级/年浆态床中试平台 ,运行至今 -内径0.35 m、静液高14 m、总床高25 m,最大气量860m3/h -ICC-IA催化剂: 优质柴油等中间馏份油约60~75% 直馏柴油十六烷值:75-85 裂化柴油十六烷值:65-75;煤间接液化(F-T合成)的历史;F-T合成单元过程;F-T合成反应;F-T合成反应;;;;;;;;;;;Source: Ari Geertsema,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ecture at MIT June 29, 2005 J. Gao and D. Zhang, Coal Liquefaction Tchnologies,2005 ;;;;催化剂 具有加氢、聚合功能,主要为周期表VIIIB族金属 d-轨道有空位,有接受电子的能力 与H原子、CO中的C原子形成吸附键 主要为Fe和Co,辅之以助催化剂;;;DCL;甲醇合成;;甲醇及其合成反应;甲??合成技术发展的根源;合成甲醇的历史;合成甲醇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甲醇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呈现过热趋势 2005 产量536万吨,其中煤制甲醇350万吨 在建~900万吨/年,拟建/规划能力1000万吨/年 2007 产量1076万吨(生产企业177家) ,消费量为1100万吨 产能1639万吨/年;合成甲醇反应器-ICI;合成甲醇反应器- Lurgi(鲁奇);;1976 Chem. Systems的Sherwin 和Frank提出 浆态床 惰性液体悬浮Cu/Zn/Al催化剂、吸收反应热 液相热容大、传热系数大,近似等温操作,转化率高;1990s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钟炳等发明(1999年中科院一等奖);;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 (1980s?) 均相催化剂: NaH/RONa/M(OAc)2,[R为 C1~6烷基,M: Ni, Pd, Co] 溶剂:三甘醇二甲醚 80~120oC,转化率90%,甲醇选择性95%;1919 Christiansen提出 1980s 研究很多,澳大利亚、美国 1990s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成都有机所) 第一步:羰基化 ROH + CO = HCOOR 第二步:氢 解 HCOOR + 2H2 = ROH + CH3OH 总反应: CO + 2H2 = CH3OH;;; 单位体积热值:甲醇为汽油的55%、F-T柴油的49% 单位热量计:生产成本差异不大(2t甲醇=1t柴油) 储存、输运量加倍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