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 考点 解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感受其明快、朦胧、沉郁、飘逸、雄奇等艺术特征。;(1)炼字
设问方式:
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对×字进行赏析。
④本诗的×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 练字1.动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态,表现出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练字2.形容词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 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请简要赏析一下“乱洒衰荷”句中“乱”的妙处。;答:“乱”,混乱、纷乱之意。颗颗雨珠无绪的洒落在衰败的荷叶上。既写出了雨洒衰荷凌乱惊心的声响,又画出跳珠乱溅的景象,还显示了凭栏凝伫、寂寞无聊的女主人公的心绪之乱。; 练字3.副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有人说“忽见”的“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耐人寻味,为什么这样说?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形象的诗。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忽见”惹起一腔幽怨。理解“忽”字的含义,不能只局限于此句,而应从全诗的内容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联系。; 答案 从全诗来看,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杨柳色”“柳色”是外因,“悔”是内因,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所以,“忽”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细读却极富神韵,极其准确地表现了潜藏在人内心的某种情感,平时并不觉得,一旦为外物触发,不可自已的瞬间变化。; 4.数量词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鉴赏中遇到此类题型,还是赞成作者的用法比较稳妥。
答案 (1)赞成“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里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里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2)赞成“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惟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惟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惟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是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 5.叠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 解析 寒山是唐朝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中描写寒岩附近高山深壑的景色,通篇浸透了寒意,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情怀,让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07章_遵守行为规范_锤炼高尚品格.ppt
- _21_M1.2认识你自己和悦纳你自己.ppt
- _22窗前的气球课件_2012121810800222_733.ppt
- _M5_Unit_1_What_can_I_do_for_you_优质课件.ppt
- _边塞战争诗tt.ppt
- _参观券的设计.ppt
- _残障社会工作.ppt
- _藏书票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ppt
- _车用油知识与对照.ppt
- _等式的基本性质.ppt
- 2025年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横栏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期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中山市阜沙镇人民政府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