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查点二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例2] 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 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 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_______. 2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结合日常生 活实际,该实验在__________中进行效果更好. 4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 出的热量_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所求中 和热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50 mL 0.50 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 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解析]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跟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而中和热是指强酸跟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的反应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棒 2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偏小 保温杯 4 不相等 相等 因为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1 mol H+和1 mol 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 偏小 [关键一点] 1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反应生成H2O,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不在中和热内. 2 中和热数值为57.3 kJ/mol,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如:NaOH aq +HCl aq NaCl aq +H2O l ΔH=-57.3 kJ/mol或H+ aq +OH- aq H2O l ΔH=-57.3 kJ/mol. 2.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盐酸、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次数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完成下列问题: 1 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数据处理,t2-t1=3.4℃.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ΔH=____________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 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 c 按 4.18 J· g·℃ -1计算]. 3 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 得中和热为ΔH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 ΔH1______ 填“ ”“ ”或“=” ΔH,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对于本实验,让氢氧化钠和盐酸尽可能地完全反应是减小误差的一个方面,所以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上下搅动,以防将温度计损坏.做好保温工作是减小误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选用玻璃棒,而不用铜丝. 2 ΔH=-[100 g×4.18×10-3 kJ· g·℃ -1×3.4℃]÷0.025 mol=-56.8 kJ/mol. 3 因弱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少,所以ΔH1 ΔH. 答案: 1 上下搅动 或轻轻搅动 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 -56.8 kJ/mol 3 NH3·H2O电离吸热 点击此图片进入训练全程跟踪 * *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一、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能表示参加反应 和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 物质的量 物质 反应热 能量 3.书写 1 热化学方程式和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明发生反应的 和物质的 . 条件 聚集状态 2 热化学方程式中计量数的意义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文分级阅读测评系统.pdf VIP
- 油气勘探风险评价与决策技术:方法、应用与创新.docx VIP
- 六朝古都齐聚首 烟花三月下扬州.doc VIP
- 深圳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疑难解析.doc VIP
- 铜绿假单胞的治疗药物选择.ppt VIP
- ASCO300系列开路切换自动转换开关ATS.doc VIP
- ASCO300系列.pdf VIP
- 项目一集控运行职业岗位认知课件.ppt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25).nRF52840的硬件测试.docx VIP
- Nordic 系列:nRF52840 (基于 Cortex-M4)_(16).nRF52840的硬件设计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