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33部书18.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33部书18

中国历史最有影响的33部书18   17 运筹帷幄安国兴邦——《建国方略》     1925年3 月12日9 时25分,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殷殷告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并给革命同志留下了遗嘱,希望他的革命主张能坚持下去,革命理想得到实现。他在《遗嘱》中这样写道:“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遗嘱把《建国方略》放在首要位置,足见他对这部著作的高度重视。   那么,这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呢?   痛心疾首发愤著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为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此时,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失败,而是想以在野之身,从事实业建设,使祖国臻于富强。就在他辞职的同一天,在南京同盟会员为他举行的饯别会上发表演说时,他明确表示:他的“解职不是不办事”,而是致力于“比政治要紧的”“民生主义”事业,并提出了今后准备全力以赴的奋斗目标。他认为经过辛亥革命以后,民族、民权两主义已“因清廷退位而付之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当前的要务是“社会革命”——实现民生主义。为此,孙中山在离开总统职后第三天,就兴致勃勃地开始周游各省,进行有关民生主义的宣传活动。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遍及城乡,进行调查访问和参观。他每到一处,都反复宣传他的民生主义和“社会革命”主张,以及建设国家的设想,阐述“平均地权”和兴办实业、发展铁路等政策问题,并提出一些在中国实现经济大发展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具体主张,希望中国能够富强起来,赶上和超过欧美国家。有人统计,他在1912至1913年作的58次演说中,专讲民生主义或涉及这个问题的就有33次之多。正如孙中山同年7 月中、下旬接见纽约《独立杂志》特约代表时所表示的那样,他当时正集中思想与精力,从社会、实业与商务几个方面重建我们的国家,希望看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获得改善。   孙中山的这些活动,反映了他为祖国富强而斗争的强烈愿望,为此他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但是,由于政权掌握在大买办、大地主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手中,严酷的阶级斗争局势使孙中山“舍政事、而只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的想法,只能是善良的愿望而已。   袁世凯靠阴谋手段骗取了孙中山的信任,当上了大总统,但不久就原形毕露。   1913年2 月,袁世凯授意刺杀宋教仁,充分暴露了袁世凯假共和、真专制的反动面目。为挽救辛亥革命成果,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失败后又组织了中华革命党,“再举革命”。1915年12月,袁世凯公然宣布恢复君主制度,自称皇帝。   在孙中山的号召下,由中华革命党发动了护国运动,推翻了袁世凯。但此后中国又陷入了军阀混战局面。为反对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1917年夏,孙中山发起了护法运动。由于没有提出新的政治纲领,未能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护法运动失败了。   孙中山为革命奋斗几十年,其结果却如他所说的: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他一心追求的是救国真理,要使中国永远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但是,要实现这个理想,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呢?孙中山感到苦闷,也感到孤独。他一筹莫展,深感自己没有一点实力之苦,因而只想专心著书,希望以此来“启发国民”、“唤醒社会”。1918年到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莫利爱路住所深居简出,发愤闭门著书。他以“痛心疾首”的心情,把“奔走国事三十余年”的经验,从理论上作了总结,写成了《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两本书。这两本书和他1917年在上海写成的《民权初步》,合起来就构成《建国方略》。   《民权初步》与社会建设《民权初步》,最早名称叫《会议通则》。这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的书。   首冠“序”,书后附“结论”及“章程并规则之模范”。孙中山撰写此书的目的在于“教吾国人行民权第一步之方法”。他认为中国人民的“一盘散沙”   状态并非“天生而然”,乃是专制制度造成的。至于袁世凯的复辟,根本原因就是“民权未张”。显然,这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抨击。孙中山指出:“今后民国前途之安危若何,则全视民权之发达如何耳。……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   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倘此第一步能行,行之能稳,则逐步前进,民权之发达,必有登峰造极之一日。“”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书中详尽地论述了有关集会的”原则“、”条理“、”习惯“和”经验“,希望由此促进中国民权的发达以及民主政治的建设。可以说,孙中山的阐述虽未抓住民主政治的关键,但是对于长期饱受封建专制之苦而不知民主为何物的中国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在当时军阀官僚们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民主因素剥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