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俗.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施民俗

恩 施 民 俗 傩 戏 傩戏,是主要流行于鹤峰全县及与之毗邻的恩施市红土、三岔一带,是当地群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其流传历史较古老,距今已有7代传人300多年历史。 傩戏演出班子称坛,班主称掌堂师,因表现形式是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的表演,故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如《孟姜女寻夫》、《柳毅传书》等。其中,以孟姜女的故事最多,有“孟姜女不到不勾愿”之说,孟姜女也即成了傩戏中美丽的神灵。 傩戏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有平调、怨调、神仙调等。正腔类唱腔粗犷朴实,小调类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 傩戏发展到近现代,用以酬神还愿的渐次稀少,而代之以傩戏剧团(业余)形式出现并参加舞台表演。音乐伴奏上加进了胡琴,演员上也出现女演员登台,傩戏逐步步入舞台化,因而也为现代观众乐于接受和喜爱。 哭 嫁 女儿出嫁之前哭嫁,是恩施州土家族古老而独特的婚俗,因其哭嫁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故称之为“哭嫁歌”。 土家女儿从开始懂事之时起,就跟随母亲和祖母学唱“哭嫁歌”,有时在闺房中由母亲教唱,有时在火炉旁由祖母带唱。随着时光的流逝,女孩儿们渐渐长大,“哭嫁歌”越唱越多,少则会唱百余首,多则会唱数百首,聪明的女孩还会自编自唱。为了在出嫁时“哭嫁歌”唱得多而且好听,女孩们平日里在山中砍柴、田间劳动、井里担水、溪边戏水、草场放牛时,都不断地练唱“哭嫁歌”,缠绵的歌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声在山川中久久回荡,使人着迷。 女孩长大后,在出嫁前数日,半日甚至一月前开始哭嫁,或独自一人哭诉,或亲人围坐陪哭,有哭祖先、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的,有哭家乡、哭朋友的。其哭声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昂,时而欢欣。所唱“哭嫁歌”的歌词多是长短句,也有五言、七言句子的。如:“一更里哟哭悲声,爹娘为儿操碎心,小来愁的长不大,长大又愁定终生。二更里哟哭伤声,哥哥为妹费了神,孝敬父母抚弟妹,火把照路后人行。三更里哟哭泪声,小妹人乖靠姐引,吃个粑粑分两半,姐妹情深难离分。”又如:“我的爹,我的娘,你的不肖女儿,象香炉脚下的一堆纸灰,大风一吹纷纷起;象山上的鸟儿,长大离娘飞,一无歇枝,二无窝归,今日飞去何日回。”再如:“悖时媒婆娘,象根拄路棒,拄着过河去,甩在河坎上。”等。 出门前夜是哭嫁的高潮,从山寨里推出九个漂亮聪明的姑娘与即将出嫁的姑娘陪哭,称“陪十姊妹”。陪哭开始,一个姑娘领头唱起五句子开台歌:“石榴开花叶儿翠,当堂坐的十姊妹,大家劝我起歌头,开个口儿带姊妹。”接下来便正式陪哭,有独唱、对唱的,还有轮唱、伴唱、合唱的,简直象一场色彩缤纷的赛歌会。所唱的“哭嫁歌”主要有“十劝姐”、“闹五更”、“双逗趣”、“探姐歌”、“劝嫁歌”、“出嫁歌”。歌词多是祖辈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的。如:“一劝姐,孝双亲,人人都是父母生,姐姐耶,养儿要报父母恩。怀胎十月才临盆,娘奔死来儿奔生。二劝姐,要勤快,吃穿要靠劳动来,姐姐耶,人勤地勤家生财。一个早工打捆柴,三个早工做双鞋……”等。次日,迎亲的队伍来了,姑娘高声哭道:“小小树儿难分杈,女儿难舍爹和妈,不被不穿也不搭,不出家门不出嫁。”此时,爹妈、兄嫂和山寨里的姐妹们都围上去轻言细语劝回。姑娘方才无可奈何地停止哭诉。阿哥走拢来,将阿妹背起,向外走去,送妹上花轿。顿时久等在外的新郎倌和迎亲的人们欢呼雀跃,鼓乐大作,簇拥着坐着新娘的花轿向新郎的家里走去。 “哭嫁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是植根于民间的特有传统文化。但是,在解放后,这种文化现象在许多地方已日渐消失,目前只能在偏远的土家山寨偶尔可以听到“哭嫁歌”的歌声。 撒尔嗬 跳丧舞,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跳丧舞。当地土家族死了老人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故民间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之说。其舞蹈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以巴东县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灵前舞”,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舞者闻声起舞,围观者跟着合唱。舞蹈动作有“四大步”、“待尸”、“滚身子”、“幺姑姐”、“叶儿嗬”、“摇丧”、“燕儿衔泥”等20多个类型。舞者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摇摆,有时大八字步蹬着前行。舞蹈造型有颂扬前辈武勇功勋的,有表现人们劳动生产形象的,有模仿飞禽走兽的。有的动作粗犷、豪放、刚劲有力,有的动作活泼、流畅、节奏明快,有的动作轻松、柔缓,富于抒情。以来凤县卯洞为代表的跳丧舞为“绕棺舞”,掌鼓者唱开台歌后,领着四至六名手持各种打击乐的舞者,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合着歌声绕棺舞蹈。舞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