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和对策.doc
网络媒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对策
萍乡市安源区青山中学 周健
[摘 要] 互联网自开通以来,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计算机的教学和互联网与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对未成人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伴随着诸多负面影响,网上暴力、网上色情、网上游戏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开展有益的实践活动,将有效的使未成年人走出网络负面影响的阴影,对未成年自觉地掌握和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教育 未成年人教育
?
自1995年开通互联网,至今,其发展的速度十分惊人,到2003年底,上网计算机达到2083万台,上网人数近8000万,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上网人数的17.6%,达1400万。网上冲浪、网上聊天、网上游戏已成为未成年人追逐的新潮,许多未成年人更是以当“小网虫”为荣。但是,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井并存的世界。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现代素质的培养,拓宽知识需求的渠道,开阔未成年人的视野。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也会危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笔者曾看到过浙江省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浙江省委对该省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现状在学生、教师、家长和未成年人进行调查的调查报告,其对象涉及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家庭和网吧,得到的结果是:“触网”的未成年人已占到被调查未成年人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未成年人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未成年人都去过网吧。
在未成年人上网目的的调查中,48.6%的中小学生上网是为了获取课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45.5%的中小学生是为了查看各种信息和经常去网上寻找需要的信息,增加和教材配套的相关知识,并用以指导学习实践;30.9%的未成年人是为了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消遣、聊天整日碌碌无为,消磨时光;28.5%的未成年人则是为了看电影、听音乐和玩游戏,寻找精神刺激诚图改变无味的生活方式。。
49.8%的中小学生经常上网查询国内外重要的新闻事件,当今的时尚话题和热点话题;48.7%的教师反映经常上网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互联网上的心理健康站点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具有极大的意义,特别是心理网站所提供的心理知识模块、心理测量模块、心理治疗模块、咨询—专家问答互动模块、求医问药模块等结构性内容,对未成年人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医院和心理医生的介绍以及求医预约和了解心理健康研究动态等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未成年人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空间。
同时,调查也发现互联网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已日益显现。一是网络的过度使用使未成年人犯罪更趋低龄化。在日益严重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中,犯罪年龄在18—40岁之间,青年占到80%左右,平均年龄23岁。有相当部分的小学生崇拜黑客或有当黑客的念头。二是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而不能自拔。有3.4%的被调查中小学生和16.6%的青年每天上网,并对上网着迷;有3.4%的中小学生和4.9%的青年“每天上网的时间都在5小时以上”,有32.7%的青年网民觉得“两天不上网心里就不舒服”。可见,依赖心理造成的“网络成瘾症,”正成为部分未成年人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三是网络的过度使用也使一些经常上网的未成年人产生恐惧心理和网络孤独症。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或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使人趋向孤立,冷漠和非社会化,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网络在为“性格内向”的未成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面的同时,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四是网络还引发了未成年人的安全焦虑。如网上隐私失密、网上暴力、网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性爱、网络病毒等都给一些未成年人带来不小的惶恐不安,使其感到无所适从。大多数网民认为“网络的主要消极影响来自网络诈骗。”未成年人,特别是女学生为寻找“网友”经常结伴逃学,外出的事件时有发生。
由此看来,网络媒体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主要有三:
一、受网上暴力信息的影响,使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观念缺乏,言谈举止失范。未成年人从网上获取的暴力信息,以及在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暴力游戏的强烈刺激中,逐渐模糊了道德认识,淡化了虚拟和现实的差异,形成以行使暴力为乐,以致人伤亡为快的思想和行为。震惊社会的连杀四名同学的案犯马加爵,作案前就从网上测览了大量的暴力信息,并从中选择了施暴手段、潜逃方式和路线。
二、受网上色情信息影响,使未成年人过于早恋,偷吃“禁果”,甚至丧失人性。赤裸裸的性交往,性描述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绥阳县农村住房四列三间平面图.ppt
- 继承与发扬中医药特色实施方案.doc
- 继续教育作业为什么要谈高中政治学科教师专业知识问题.doc
- 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doc
- 绩效和评估方法简化版.ppt
- 绩效管理2012.11.19.ppt
-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本质区别.doc
-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手段.doc
- 绩效考核十六误区分析.doc
- 绩效考核和管理方案.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4月20日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参考.pdf
- 中层竞聘面试题目答案.doc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PLEXOS二次开发_(4).电力系统优化理论.docx VIP
- 传染病、消毒知识测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0医院医护人员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1年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电力系统优化与调度软件:Xpress二次开发_(3).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的数学建模.docx VIP
- 中建钢筋精算管理操作手册.pdf VIP
- 电商仓库主管月工作总结.pptx
-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23版)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