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期末财政学课件期末复习资料试卷2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公共品理论及其相关内容
2、掌握外部效应理论及其相关内容
3、注意把握财政支出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及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4、了解公共选择理论及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 第一节 公共品理论
一、公共品的含义、特征及其分类
(一)公共品的含义
1、萨缪尔森的定义:纯公共品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
2、通俗的定义:公共品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财政掌握提供的社会产品和服务。
(二)公共品的特征
1、受益的非排他性; 2、消费的非竞争性;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三)公共品的分类
1、纯公共品:是指能同时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大特征的公共品。包括国防、外交、公安、司法、行政管理、义务教育、基础科学研究、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等。
2、混合公共品或准公共品
(1)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品。如高等教育、公共设施、医疗保健等,因具有受益的排他性而不能划归纯公共品。
(2)拥挤性的公共品。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因具有消费的竞争性而不能划归纯公共品。
(3)其他混合公共品。如供水、供电、供暖、排圬等基础产业及公益企业。;二、公共品的供给和生产
(一)公共品的供给与供给效率
1、纯公共品的提供——一般由政府提供,不能由市场提供。为什么?纯公共品可以由市场提供吗?
2、准公共品的提供——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一般而言:
(1)对于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品,如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广播电影电视等一般实行由政府提供最低保障的原则。为什么政府要提供最低保障?
(2)对于拥挤性的公共品及其他混合公共品一般实行以市场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原则。(如政府参股方式、BOT方式等)政府为什么要参与?;(二)公共品的生产
1、公共生产——即由政府出资开办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直接生产。
2、私人生产,政府购买。
三、公共品的定价
(一)公共品定价的含义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二)公共定价的特点
1、公共品的价格是由个人价格总和加总而成的,通常相对稳定,并由社会需求的平均价格决定。
2、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公共品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法;
3、负荷定价法。
提问:
我国公共品的定价是否符合公共品的定 价的一般原则?是否正常?
; 第二节 外部效应理论
一、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
(一)外部效应的含义
当个人或单位的经济活动对他人产生了额外的利益或负担,但却没有因此得到报酬或赔偿。
(二)外部效应的分类
1、消费的外部正效应和负效应
正效应如邻居的花园,接种疫苗;负效应如吸烟,消费的攀比等。
2、生产的外部正效应和负效应
正效应如养蜂者与果园之间;负效应如工业废气与废水的排放等。
3、公共资源问题:当公共资源的消费者增加时会给其他消费者带来外部成本等。
;二、外部效应的矫正与效率
(一)正外部效应的矫正与效率
正外部效应的矫正一般实行财政补贴以增加其供给。
(二)负外部效应的矫正与效率
负外部效应的矫正方式主要有:
1、财政方式:如征税、颁发许可证(交费)、补贴。
2、行政方式:如强制搬迁。
3、法律方式:如对环境污染制定法律标准等。
4、劝告与指导方式。
5、市场方式:如对公共资源明确财产所有权(科斯定理)。;讨论:
1、社区里饭店的油烟污染应如何解决?
A、征税; B、收费;
C、财政补贴; D、行政方式
E、其他方式
2、江河边造纸厂污染应如何解决?
A、征税; B、收费;
C、财政补贴; D、行政方式;
E、法律方式; F、其他方式
3、城市车辆尾气排放污染应如何解决?
;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一、财政支出效益的范围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包括财政支出总量效益、结构效益和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
1、机会成本分析法——适合于财政支出总量效益的评价
2、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成本与效益都能用货币计量的财政支出项目。
;成本—效益分析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印刷质量控制流程.docx
- 危化品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doc
- 危货运输制度.doc
- 危险性较大分项分部工程.doc
- 厂用微机综保装置.doc
- 原材料检验标准及规程.doc
- 原始材料6.6.docx
- 厦门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化学试卷和参考答案(精校版).doc
- 参考:工程内部承包责任书.doc
- 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doc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知识迁移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研究:2025政策解读.docx
- 股骨颈骨折护理查房.pptx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背景下,2025年社交电商模式创新与发展报告.docx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链协同.docx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与用户行为分析报告.docx
- 2 《高层住宅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海船船员考试《船舶营运安全管理考点巩固》新版_0.doc
- 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化管理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报告.docx
- 规范汉字书写与标点用法.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