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物理学第3章.ppt

  1. 1、本文档共1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物理学第3章

第三章 量子力学基础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12 波粒二象性 §13 不确定性原理 §14 波函数及其物理统计解释 §15 薛定谔波动方程 §16 定态问题的几个简例 §17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描述 玻尔理论的困境:由于玻尔理论是半量子半经典的理论,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遇到了许多困难、质疑和非难,也无法向前发展。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长时间不被承认,到1916年密立根光电效应实验、1919年Compton效应发现,才得到广泛的接受,光的波粒二象性被人们所认识。 巴黎大学博士生de Broglie是A.Einstern的崇拜者,相信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一种普遍现象。 经典物理学中的粒子和波 经典物理学:波和粒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自然界中仅有的两种能量传递的方式。 是波就不能是粒子,是粒子就不能是波。无法用波和粒子描述同一事物。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电磁波,并被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和麦克斯韦理论完全证明。 光在传播时显示波动性。 普遍: 晶体结构: 可用实验检验的公式: 固定加速电压,改变角度,在某些角度出现衍射极大 D—G革的电子衍射实验有利地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及德布罗意公式的正确性。 三十年代以后,实验进一步发现了中子、质子、中性原子的衍射现象,证明了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它们本身又是粒子,因而具有波粒二象性。且波长都由 ? h/p 确定,进一步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设的真实性。 由于h 很小, 当 p mv 很大时,???, 宏观物体显示不出波动性,并不是德布罗意关系式不适用。 §13 不确定性关系 Uncertainty Relation 2、不确定性关系式(Heisenberg,1927) 3、物理意义 2 不确定关系完全是由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所决定的,与所用仪器的精密程度和测量技术无关。事实上因为波粒二象性,使得粒子在客观上不能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 3 不确定关系给出了经典理论适用的界限。 4 我们无法用轨道的概念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P.88 二、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关系 例3:氢原子核外电子不可能有确定的轨道 例4:谱线的自然宽度 宏观物体:用 等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 对非自由粒子,由于受外场作用, 其波函数与自由粒子的不同。 一般情况下,是一个坐标与时间的函数 y x,y,z, t , 但具体形式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用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这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这种新的描述方法, 充分体现了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E.Schrodinger 1887-1961 1933Nobel-P 关于波粒二象性的两种错误观点: 错误之一:粒子是基本的,把电子波与经典波 如声波 相类比,认为电子波是大量电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个电子不显波性。 粒子与描写它的波之间的关系: 没有确定的轨道。衍射图样表现为一个电子的多次行为的统计结果或许多电子的一次行为的统计结果。 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Schrodinger方程一样,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其正确性要由实验来检验! 1954年Nobel物理奖 小结: de Broglie波是一种几率波,波函数的模方代表粒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几率,叫几率密度; 我们只能说:粒子在某时刻在空间某处出现的几率,而不能说某时刻一定出现在某处; 波函数Ψ必须是单值的、连续的、有限的,不符合的Ψ函数没有物理意义,不代表物理实在; 通过选择恰当的归一化常数,使总几率为1。 M.Born 1882-1970 1954Nobel-P §16 定态问题的几个简例 一维无限深势阱中 运动的粒子 一维无限深势阱 势垒贯穿 §17 量子力学对氢原子的描述 波函数和几率分布 一、氢原子的定态薛定谔方程 二、求解氢原子的定态方程 角向几率密度和角分布: 氢原子的角动量 量子力学与Bohr-Sommerfeld理论的比较 Bohr-S理论的角动量方向量子化 量子力学的角动量方向量子化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8 5 3 2 1 电离连续区 938 950 973 1,215 赖曼系 3,798 3,835 3,889 3,970 4,102 4,340 4,861 6,563 巴耳末系 9,546 10,050 12,818 10,938 18,751 帕邢系 26,300 40,500 布喇开系 74,000 普丰特系 发射 吸收 图8.3 氢原子能级图 能量 ev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8 5 3 2 1 电离连续区 938 950 9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