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档案管理学基础资料
档案管理学讲义;第一章 绪 论;2、刻契”也称“书契” :即在器具、泥板或树木上刻划各种形式的符号和标志。用来表意和记事。考古发掘,夏代陶器上就发现一、二十个刻划符号用来记载简单的历史,有备查、参考和凭证作用。
?新石器时期出现的手工雕刻技术,主要用于刻划原始的文字符号和图案。迄今出土的考古文物显示,这些文字符号和图案,首先用来刻划在树皮、洞壁、石块和陶器之上。其中尤以陶器上的发现为多。????中国陶器之最古者,无论北方的或南方的,均为新石器时期之遗物。在这些古代陶器上,有花纹、图案和萌芽中的文字符号。图2-1是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距今约六千年前的古陶遗物上的、类似于文字的符号。图2-2是史前遗址甘肃辛店出土的彩陶上的图案。图2-3是长江下游处于新石器时期晚期良渚文化阶段刻划在陶器、玉饰品上的云雷纹、兽面纹。图2-4是莒县陵阳河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四个象形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和图案,有描绘的,有刻划的,具有时代特点。它既是中国文字诞生之前兆,又是手工雕刻之先驱,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图2-1 半坡村的文字符号
图2-2 甘肃辛店彩陶图案
图2-3 良渚文化云雷纹、兽面纹
图2-4 大汶口文化出土陶器上的五个象形文字符号
;3、贝壳珠串 :贝壳珠串是用各种颜色的贝壳组成各种图形,串成各种珠串,因长短和图形各不相同而代表不同的意思,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记事。
以上这三种方式都不是文字。它是适应文字出现之前的人类社会记事和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历史记录,它真实、原始、生动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的一个方面的活动。完全可以认为这就是档案的萌芽,开创了人类档案的起源。但他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档案。
;二、档案的起源
1、人类最古老的档案产生在什么年代,目前还不能论断。但是可以从文字产生的最古老的年代,推论出档案产生的年代。根据我国陕西西安市东郊半坡村的出土文物来看,考古学家认为:半坡陶器上文字距今大约六千年左右。
2、在南太平洋上的“古大陆”中幸而未沉没的复活节岛上保存着古文字石板,对这些“古大陆”经过放射性碳素C14的技术签定,证明是在一万二千多年以前沉没的,从这一点上说明,至少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就存在人类最古老的档案。
早在旧石器时代 :人们就能在居住的岩壁上画画。用图形表示出来。如打猎的收获,有羊有鹿有牛,捕到什么就画什么,人们称之为图画文字。这些图画是远古交流思想、记述史实的一种方法,反映了一定的历史,具备了档案的属性,称为“图画文字档案”这是人类出现的最早的档案。
在新石器时代:图画文字档案的内容更为丰富。 ;三、我国最早的档案
1、商代早期,甲骨档案(龟甲和兽骨)
2、商代后期,铭文档案(金文档案)如:青铜器皿上的文 字
3、春秋战国时期,石刻档案
4、 秦代,简牍档案,缣帛档案
5、魏晋南北朝时期,纸质档案出现
6、电子档案
此外,国外还有,泥板档案,纸草档案,羊皮档案等形式的档案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纸质档案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所写的“平复贴”是我国古代名文的书札墨迹,字体奇古。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久的纸质档案。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明代以前的历史档案基本上失传。 ;甲骨档案;金文档案;石刻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羊皮档案;纸草档案;泥板档案;声像档案;机读档案;纸质档案;第二节 档案一词的出现和概念的由来;二、档案概念的由来
“档”在《康熙字典》中解为“横木框档”,就是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说文解字》释为“几属”,就是象小桌子一类的东西,由此引伸,又把处理一桩事件的有关文书叫作一案,并通称收存的官文书为“案”或“卷案”、“案卷”,档和案连用,就是存入档架收贮起来的文书案卷,而且把放置档案的架子称作档架,把一格称为一档,这些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节 古代档案思想的萌芽 ;二、中国古代档案库建筑技术思想的萌芽
1、中国奴隶社会用来收藏档案的称之“天府”、“萌府”等,是当时最好的建筑,也是最神圣的地方。两汉时期,王朝中央在宫庭内外修造了诸如石渠阁、麒麟阁、天禄阁、兰台、东观以及石室、宣明等多处殿阁,收藏各种档案典籍,这些建筑,大都富丽堂皇,各有专司,据记载,由萧何监造于未央宫内的石渠阁,就是专门用来收藏秦代档案图籍的。
2、中国封建社会档案库建筑类型:有收藏户籍和谱牒的籍库;有保管官僚考绩材料的甲库;有贮藏王朝中央和地方官署档案的架阁库;有专门收藏中央各衙署历年陈案的金耀门文书库;还有“千丈架阁法”,用来保管各州长的案牍等。明王朝为收藏全国赋役黄册,在都城南京东北侧的后湖(今玄武湖)中心岛上建造的后湖黄册库,是明代具有国家规模的专用档案库房,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自参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