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二生态学基础资料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模块二 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诞生;之后,英国的坦斯利(1935)提出了生态系统,美国的林德曼(1942)提出了食物链和金字塔,原苏联的苏卡切夫(1942)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等概念,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学的发展,特别是林德曼(1942)关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泥碳湖的生物量、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食物链能流过程的研究,把生态学从定性研究推向了定量研究,取得了生态学的划时代进步。
继德国的海克尔之后,美国的奥德母把生态学重新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发展历程体现的三个特点:
从定性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到定量研究;
从个体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由单一到综合,由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与转化规律;
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发展和扩大了生态学的领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1.种群
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同种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群落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种群组成了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活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的集合体。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二)生态系统的共同特性 ;简化了的陆地生态系统;简化了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者;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图;;(四)生态系统类型;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流水水生生态系统
静水水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海岸生态系统
浅海生态系统
珊瑚礁生态系统
远洋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五)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链关系的类型按照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把食物链分为:;营养级;生态金字塔与百分之十定律;能量传递的1/10律;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物质循环;;水循环图;;
;;水体富营养化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成因;水体富营养化危害;赤 潮;;;赤潮的危害;赤潮的预防;信息传递;1)营养信息:通过营养交换的形式,把信息从一个种群传递到另一个种群,或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食物链(网)即是一个营养信息系统。
(2)化学信息:生物分解出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分泌物在生物的个体或种群之间起着各种信息的传递作用。
(3)物理信息:鸟鸣、兽吼、颜色、光等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
(4)行为信息:有些动物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行为方式向同伴发出识别、威吓、求偶和挑战等信息。;营养信息-北极狐和北极兔 ;任务二 认识生态平衡;为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由生态系统内部的自动调节能力所致。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组成越多,物质与能量传递的途径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平衡易保持。反之,调节能力越弱,平衡就不易保持。
生态系统的变化与发展,是在不平衡 平衡 不平衡的物质与能量流动中进行的。;二、生态系统的演替 ;三、生态退化;地震; 大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三峡之电照耀大半个中国;由于环境发生改变,三峡库区已发现一些新的物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五、生态学三定律;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生态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必须利用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充分考察各项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决定对该活动应采取的对策,以防患于未然。 ;案例1:南水北调工程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36%的耕地面积,41%的矿产资源;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矿产资源占全国的59%,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南水北调----西线走向图;根据对当地所做的实地调查研究,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原因,维系地表植被、生物种群等生态系统的水分主要靠天然降水补给。因此,径流量及水位的变化不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南水北调----中线走向图;汉江中下游平原历来是湖北的富庶之地,更是国家的大型商品粮基地,大量的汉江水被调往北方后,虽然可解除洪水的威胁,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汉江中下游两岸带来灌溉、航运方面的不利影响。
措施:兴建水利枢纽、引江济汉、改建部分闸站、整治局部航道等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
?此外,通过丹江口水库的运行调度,控制下泄流量将沿江两岸的供水保证率将较调水前有所提高。;南水北调----东线走向图; 东线工程——输水水质安全;盐水入侵
东线方案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其他自然河道、众多湖泊调水,存在四大污染源:
(1)集中排放污水的点污染;
(2)淮河、黄河、海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