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一节后部分
Hardness
Friction and Wear
Fatigue
;4-1-6 硬度(hardness)
材料抵抗外物压入,抵抗表面形变的能力.
表面硬度同材料的抗张强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性质有关
测定方法:
(1)压痕(压力)硬度法——主要表征材料对变形的抗力;
布氏硬度、 洛氏硬度、 维氏硬度。
(2)回跳硬度法——表征材料弹性变形功的大小;
肖氏硬度
(3)刻痕(刻划)硬度法(非金属矿物,10-金刚石)。表征材料对破裂的抗力。显微硬度;;;1、布氏硬度 单位压痕表面积S上所承受的平均压力
HB=P/S=P/ ?. h. D =2P/ {?. D.[ D- (D 2 –d 2 ) 1/2 ]}
;2、洛氏硬度
HR=K- t/ 0.002;九种标尺;3. 维氏硬度 单位压痕面积上承受的名义应力值
HV=2Psin(136?/ 2 ) / d 2 =1.8544P / d 2;4. 显微硬度(陶瓷)
5. 肖氏硬度
HS = K. h / h 0;6、材料的硬度 及影响因素
陶瓷 高硬度
金属 原子结构、成分 硬度变化大
高分子 低硬度
决定于材料的固有本性
化学键强,材料的硬度一般就高,
共价键 ? 离子键 金属键 氢键 范氏键
结构愈密,分子间作用力愈强的材料其硬度愈高,
晶体类型、结晶与非晶
低温, 材料的硬度越高 ;表4-1-7 一些材料的硬度数据 ;4-1-7 摩擦和磨损(friction and Wear);2. 摩擦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或物体与介质之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在接触表面上所产生的阻碍作用。
根据阿蒙顿定律,滑动摩擦系数为:
u = F / P
阿蒙顿定律未考虑实际接触面积
粘合摩擦系数:摩擦力为剪断粘接点所需的功。
F= A r . S
如果接触点的形变是属于塑性的 (如塑料)
A r = P / P m
u = S / P m
材料的剪切强度越低,抗压强度越高,摩擦系数越小。
;根据接触面运动方式不用,可以将摩擦分为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
摩擦和磨损是物体相互接触并作相对运动时伴生的两种现象。摩擦是磨损的原因,磨损是摩擦的必然结果。
磨损:磨损是两 材料表面摩擦时,由于力学(有时还有温度等环境因素)作用,材料从自身表面以各种形式剥落的有害现象。
根据磨损机制可分为:咬合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微动磨损。表面疲劳磨损
; 如果接触点的形变是属于弹性的(如橡胶)
Ar=K(P/E)x
弹性摩擦系数:
u = K. S. P X-1. E - X ;影响摩擦系数的因素:
A 两材料表面的相对硬度
B 两表面的凹凸不平程度
C 环境温度
D 滑动速度
E 高聚物的组成与结构。
;表4-1-9 材料的摩擦系数 ;3、磨损机制及影响因素
Ⅰ磨料磨损
Ⅱ 咬合磨损
Ⅲ腐蚀磨损
Ⅳ微动磨损
Ⅴ 疲劳磨损
;;2.(咬合磨损)粘着磨损;;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
A 弹性体与硬物表面接触,局部产生高速大变形,导致弹性体局部韧性恶化而被撕裂
B 硬质材料与软材料摩擦时,前者表面上的凸峰嵌入后者的表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