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应用-酶工程论文
PAGE \* MERGEFORMAT10
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我国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阐述了纤维素酶的发展,菌种选育,酶的结构,反应机制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化 催化域 结合区 C1-Cx假说
一、纤维素酶的发展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生物质资源是可再生性资源,地球上年光合作用的产物高达1.5×1011~2.0×1011t,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来源。其中90%以上为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目前这部分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开发高效转化木质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的微生物技术,利用工农业废弃物等发酵生产人类急需的燃料、饲料及化工产品,即化工原料的“绿色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纤维素酶的研究,自从1904年在蜗牛消化液中被发现,至今已经??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以前,主要工作是利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但由于纤维素酶来源广泛、组分复杂、纯化甚为困难,故进展缓慢。第二阶段是1980年至1988年,主要工作是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对纤维素酶的基因进行克隆和一级结构的测定。Trichoderma reesei的内切酶(EGⅠ、EGⅢ)和外切酶(CBHⅠ、CBHⅡ)、Cellulomonas fimi的内切酶(CenA、CenB、CenC、CenD)和外切酶(CbhA、CbhB、Cex)、Clostridium thermocellum的内切酶(CelA、CelB、CelC、CelD)的基因已被克隆和测序,并在大肠杆菌,酵母菌等中得到表达。第三阶段是1988年至今,主要工作是利用结构生物学及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对纤维素酶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包括纤维素酶结构域的拆分、解析、功能性氨基酸的确定、水解的双置换机制的确立,分子折叠和催化机制关系的探讨。
二、纤维素酶菌种选育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主要有纤维素选择培养基法、滤纸底物和纤维素天青培养基法、半固体纤维素天青试管法、《P-N》法和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法等。其中,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在对纤维素分解菌的准确识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纤维素是由葡萄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线状大分子物质,在纤维素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水解后的糖类与刚果红染料形成红色沉淀,使产酶菌株的菌落周围出现清晰的红色水解圈。根据水解圈的大小,可以粗略地估计菌株产酶的情况,提高工作效率。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中主要的有:康氏木霉、黑曲霉、斜卧青霉、芽孢杆菌等。丝状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一般在酸性或中性偏酸性条件下水解纤维素底物,而嗜碱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碱性范围起作用。
三、酶的分子结构
1 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域的拆分
1986年Tilbeurgh[1]用木瓜蛋白酶有限酶切Trichoderma reesei的CBHⅠ分子得到具有独立活性的两个结构域:一个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催化域(catalytic domain,CD),另一个是具有结合纤维素功能的纤维素结合(吸附)区(cellulose binding domain,CBD),之后用类似的方法在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纤维素酶中发现类似的结构。CBD在纤维素酶中位于氨基端或羧基端,它通过一段高度糖基化的linker与催化区相连。
细菌纤维素酶的linker富含Pho、Thr,而真菌纤维素酶的linker富含Gly、Ser、Thr;细菌纤维素酶的CBD与 CD夹角为135°,而真菌为180°;细菌纤维素酶有两个酶切位点可将CBD与linker分别切去,而真菌纤维素酶一般只有一个酶切位点可将CBD与linker一同切去。
由于纤维素全酶分子呈蝌蚪状、其linker高度糖基化且具有较强柔韧性,故很难得到结晶.而结构域的拆分使呈球形催化域的结晶成为可能,为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开辟了道路。
2 催化域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采用X光衍射的方法1990年Rouvinen[2]对T.reesei的CBHⅡ的催化域、1992年Juy[3]对C.thermocellum的CelD的催化域、1993年Spezio[4]对T.fusca的E2的催化域、1994年Divne[5]对T.reesei的CBHⅠ的催化域进行了结晶和解析。三维结构的研究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底物的特异性作出了合理的解释:内切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开放的cleft中,它可结合与纤维素链的任何部位并切断纤维素链;外切酶的活性位点位于一个长Loop所形成的tunnel里面,它只能从纤维素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切下纤维二糖。1995年Meinke[6]利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将C.fimi的外切酶CbhA分子的Loop删除后,发现该酶的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简述淬火钢回火时力学性能与回火温度之间的关系.doc
- 简述激光技术的发展史与应用前沿.docx
- 简述避雷器.doc
- 简述锁相环.doc
- 管乐团纲要3.doc
- 管好自己就能飞.ppt
- 管式加热炉温度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docx
- 管控平台界面部分2014-11-5.doc
- 管棚、超前小导管、止水等注浆施工方案.doc
- 管理与领导3-目标设定.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