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1.doc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地质学1

煤 矿 地 质 学 教 案 第一章 地 球 矿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各种矿产都存在于地壳之中,它们是地壳物质运动和演变的产物。这些运动和演变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地球内外的物质运动,以及与其它星体特别是太阳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学习煤矿地质有关内容以前,应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宇宙和地球 地球处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个星系,宇宙则是由许许多多像银河系甚至更庞大的星系团组成。因此,了解地球之前应首先了解宇宙和天体。 (一)宇宙和天体 宇宙是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宇宙 空间包罗万象,大至天体、星系、总星系、小至星际物质、分子、原子,凡一切客观存在 皆包涵于宇宙之中。 宇宙空间充满着形形色色的物质,它们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称为总星系,半径约100亿光年。总星系内的星体并不是均匀分布的,一群群的恒星组成漩涡状、椭圆状、透镜状以及其它不规则形状,称为星系。总星系中约有十几亿个星系,一个星系中约有十几亿至上千亿颗恒星。太阳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 (二)银河系 银河系,俗称“天河”,是一个巨型旋涡状星系,正面呈旋涡形,侧面呈扁平形。银河系大约包含1500多亿颗恒星,除此以外,还有星云等星际物质和各种射线。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是 太阳系直径的8000万倍,中心厚度约15000光年,边沿厚度约3000~6000光年。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约27700光年。 银河系的主要成员是恒星。恒星是由巨大质量的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维持恒星辐射的能来自氢的热核反应。夜空中所见的点点繁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太阳在银河系中是一颗中等恒星。恒星的大小、质量、密度、发光强度、表面温度等有着很大的差异。银河系中有些恒星体积比月球还小,亮度只是太阳亮度的几十万分之一,密度却比太阳大几十万倍;有些恒星体积比太阳大100亿倍,亮度也比太阳大几十万倍,而密度却只有太阳的几亿分之一;有的恒星表面温度高达几万度,而有的恒星表面温度只有几千度。 银河系,除了恒星之外还有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和星云等天体。天体之间的广阔空间并非虚空无物,而是充满着星际物质。它是由星际尘埃(直径0.3-3μm)和星际气体(主要有Ca、Na、K、Ti、Fe、H等元素)组成,密度很小,只有地面大气的万亿亿分之一。星际物质能吸收可见光和X射线,但不吸收红外线和无线电波。 宇宙射线是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主要是质子(氢原子核),占射线的87%;其次为α粒子(氦原子核),占12%;还有少量其它原子核、电子和高能粒子(如X射线、γ射线等)。宇宙射线的能量一般小于1017eV。宇宙射线的带电粒子传播到地球时与大气层的原子相互碰撞使能量大大削弱,减至约1010eV,并使大气电离产生新的粒子。 (三)太阳系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普通成员。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和已编表的1800多个小行星,分别围绕太阳公转,并绕轴自转。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它的质量巨大,能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围绕太阳旋转的是一个天体体系(图1-1),除了行星外还有34个卫星,已观测过的约1000个彗星和数百个流星群,以及散布期间的星际物质。此外,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 陨星等小天体。太阳系目前以冥王星轨道为边界,直径为11.8×109Km。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以木星最大,水星最小。 图1-1 太阳系组成示意图 二、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关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圆球体到二轴椭球体,到三轴椭球体,又到梨状体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很长时间以来,地球一直被认为是球状体,当最早使用较精确的三角测量法对地球的形状进行研究时,发现通过极点的半径与赤道半径相差21km,认识到地球不是一个理想的球体,而是沿旋转轴被压扁。后来,牛顿从理论上证明,在引力作用下,地球沿旋转轴方向受挤压力作用,使其具有椭球或旋转球体的形状。牛顿的这一理论和计算,后来被世界各国完成的经线或纬线弧的测量所证实;同时这些测量还表明,地球不仅沿两极方向被压扁,而且沿赤道也有某种程度的被压扁,最大和最小赤道半径长度相差213m,也就是说,地球不是两轴的,而是三轴的椭球体。根据卫星轨道分析发现,地球也并非是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而是一个梨状体,北极凸出约10m,南极凹进约30m,中纬度在北半球凹进,在南半球凸出(图1-2)。 图1-2 大地水准面(实线)与旋转椭球面(虚线)的关系示意图 实际的地球表面崎岖不平,为了便于测算,以平均海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作为参考面,此参考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通常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大小。大地水准面是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