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羊梭菌性疫病资料
本病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微生物导致的一类疫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病,羊猝击(狙)、羔羊痢疾等。
这些疫病都能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快疫是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突然、病程极短。
其特征真胃呈出血性、炎性损害。;腐败梭菌
厌气、G+大杆菌,形成芽胞,不形成荚
膜。
病羊血或脏器株片镜检,单在及二、三个相连的粗大杆菌,部分可见芽胞。
肝被膜触片呈无关节长丝状(突出特征)。
本菌可产生四种外毒素,即α、β、γ、δ。 ;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的形式分布于低洼
草地、熟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污染的
饲料,饮水后芽胞进入消化道。经消化道
感染。
绵羊最易感,6-18月龄,营养中等的
羊发病最多。
发病诱因:各种引起羊的消化系统紊
乱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水、气候突变,
受感冒,采食冰冻饲料等。; 突然发生,病羊往往来不及出现临诊症状,就突然死亡(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 真胃出血性炎症。粘膜、尤其是胃
底部及幽门附近的粘膜,常有大小不等
的出血斑块,其表面发生坏死,出血环
死区低于周围正常粘膜,粘膜下组织常
水肿。心内外膜点状出血。; 注意真胃变化。确诊微生物学检查。
镜检:肝被膜触片,G+ 、两端钝圆大杆
菌,单个短链,有无关节的长丝状。
分离培养:死后及时取材。病科→血平板→厌氧培养。
动物实验:病料→豚鼠或小白鼠→肝被膜触片,分离培养。
荧光抗体。; 病程短,来不及治疗。
高燥地方牧、防止受寒感冒、避
免采食冰冻饲料。
预防注射:常发地区,定期注射
厌气三苗或五联苗。; 本病主要是绵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死后肾脏软化为特征。常称 “软肾病”。; D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
G+、厌气粗大杆菌,无鞭毛,体内
形成荚膜,有芽胞。
本菌能产生强烈的外毒素。;羊梭菌性疫病-羊肠毒血症; D型魏氏梭菌存在于土壤、河水中。
消化道感染:芽胞 、 饲料、饮水 肠道。
发病诱因:???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改吃大量谷类,青嫩多汁和富有蛋白质草料。病原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的毒素。
季节性:牧区春末夏初青草萌发,秋节牧草结籽。农区牧草或收庄稼季节。
本病散发、绵羊较多,2-12月龄,膘情好的发病多。; 突然发作,很少能见到症状,头晚还健康的绵羊次晨倒死于羊舍中,多是营养好的。主要症状为昏迷、磨牙、痉挛的及全身情况迅速恶化。临死前都有明显的高血糖和糖尿。;; 肠道内发现大量D型魏氏梭菌。
小肠内检出ε毒素
肾或其它实质器发现D型魏氏菌。
尿糖
;防止诱因居首要地位。
定期注射三联苗、或五联苗。; 本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本病发生于成年绵羊,以1-2岁的绵羊发病较多,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其症状和肠毒血症相似。主要病变为糜烂性和溃疡性肠炎,体腔和心泡积液。
细菌分离培养以及从小肠内容物检出
β毒素能确定诊断。防制可参照快疫和肠
毒血症。;; 症状与快疫等极其类似。病变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肝脏杂有别针头大到鸡蛋大的灰黄色的坏死病灶。 ; 本病是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以剧烈???泻和小肠发生溃疡为其特征。
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 本病主要侵害7日龄的肉羔羊,又以2-3日龄的发病最多。
消化道是主要传染途径,也能通过脐
带和创伤感染。
发病原因: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
羊体弱,气候寒冷,羔羊受冻等。;; 小肠粘膜出现广泛性的出血性肠炎的变化,常可见到多数直径为1-2mm的溃肠,其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圈。;应注意与沙门氏菌,E.coli、RV鉴别诊断。
鉴定病原及其毒素(中和试验测β毒素)。; 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
药物预防:可用土霉素、磺胺等药, 生后12小时内服用,连用3天。
预防接种:每年秋季注射五联苗,产前2-3再接种一次,羔羊通过初乳获得抗体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梅岭三章》(教学课件).ppt VIP
- 《Unit3-A-healthy-diet》公开课教学教案.doc VIP
-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 (2).pptx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 部编道德与法治中考主观题答题技巧汇总.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印染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土建质量员-案例题试卷附答案.doc VIP
- 2025年4月23日北京市税务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df VIP
- 审计署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