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考博试题__名词解释分析.docVIP

2001-2015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考博试题__名词解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局部解剖学考博宝典之名词解释 持之以恒,必能移山 一、头部 翼点 _ pterion 01 12 13 14 为额、顶、颞、蝶四骨汇合之处,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两横指(约3.8cm)处,多呈H形。翼点是颅骨的薄弱环节,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沟,沟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并常伴有上述动脉的撕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鼻旁窦 _(parannasal sinuses) 又称副鼻窦或鼻窦 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此外,鼻旁窦具有丰富的血管,可协助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鼻窦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重复1次)。 颈动脉鞘 _ carotic sheath, 02 11 14 是颈筋膜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颈动脉鞘上起自颅底,下续纵膈。鞘内全长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鞘内上部有颈内动脉,下部为颈总动脉。~~~ 颈静脉窦 _ 颈动脉窦 internal carotid sinus 15 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其管壁的外膜下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膨大,在电镜下呈若干层的椭圆形结构,一般称为压力感受器,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颈动脉窦 07 (carotid sinus), 位于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管腔膨大部位,窦壁上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并根据血压波动调节心率和血压,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封套筋膜 investing fascia 12 向上附于头颈交界处,向下附于颈、胸和上肢交界线,向前在颈前正中线处左右相延续,向两侧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并形成两肌的鞘,向后附于项韧带和第7颈椎棘突,形成完整的封套结构。在舌骨上部,此筋膜分为浅深两层,包裹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在面后部,深浅两侧包裹腮腺。在颈静脉切迹上方,分为深浅两层,向下分别附着于颈静脉切迹的前后缘。 环状软骨 criotid cartilage 12 是人体内唯一一块完整的环行软骨,对咽喉部形态保持有重要意义.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它由环状 HYPERLINK /view/3228222.htm \t _blank 软骨板和环状软骨弓两部构成,环状软骨弓两侧平对第6颈椎横突,是喉和气管、咽及食管的分界标志,可做为计数气管环和甲状腺触诊的标志。 咽峡:isthmus of fauces 10 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它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窄部,也是两者的分界(重复1次)。 piriform recess 梨状隐窝14 在喉的两侧介于会厌上缘和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粘膜下陷形成的隐窝,称梨状隐窝,为异物易嵌顿滞留的部位。 面部危险三角区 _07 08 09 15 面静脉位置表浅,起自内眦静脉,在面动脉的后方伴其斜行向外下。经鼻翼口角外侧斜行向外下,越过下颌角下方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收纳面前部软组织的血液。面静脉在口角平面以上无静脉瓣,并借内眦静脉、眼上下静脉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亦可经面深静脉、翼静脉丛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因此,当面部,尤其是鼻根至两侧口角间的三角区发生感染处理不当时(挤压),病菌可经上述感染颅内,临床上称此三角间的区域为危险三角区。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iangle 14 位于枕下、项区上部深层,是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其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 椎后弓,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 内囊:internal capsule 10 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的白质板。在水平切面上呈向外开放的“V”字形,分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3部。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内囊后肢(又称枕部)伸向后外,分为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内囊膝介于前、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重复1次)。 海绵窦:27 cavernous sinus 海绵窦位于蝶鞍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硬脑膜两侧腔隙构成。窦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行。两侧海绵窦经鞍膈前、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故一侧海绵窦的感染可蔓延至对侧。 静脉角 jugular angle venous 07 08 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前斜角肌内侧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二者汇合处形成向外上开放的角,称为静脉角。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