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名家思想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名家思想 主讲教师:
种花留与后来人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解读
摘要:陈寅恪不仅仅是一位史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本文以近代教育变迁史为背景,同时挑取了陈寅恪生平的教育事例来展开,着重分析陈寅恪的教育思想,系统的阐述了陈寅恪的教育思想,对于如今青年教育也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近代;陈寅恪,教育;师生,成才
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各家教育思想在文化领域思潮涌动,传统教育思想无以维系,对于教育的探索也随之出现。乃有洋务学堂以及后来更大范围与深度的教育变革,在这一系列的探索与实验中,陈寅恪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所研究得出的教育经验思想可谓是一枝独秀。
近代教育思想背景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回顾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的发展,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两个历史时期。这其中,是近代资产阶级教育逐渐取代封建教育,新式学校逐渐代替传统的封建课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残酷的战争现实,激发了许多爱国志士开始放眼世界,提倡向西方学习,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要以“师夷”来摆脱被夷所制的困境。自此以后,无论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维新派,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的教育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改革封建旧教育的意见。于是,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化教育,就成为资本主义“新学”而在中国传播。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就如何向西方学习表现为“西学与中学之争”。而近代中国的教育,就是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五四”运动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萌芽,在这之后一大批的近代教育名家也逐渐涌现出来,陈寅恪作为著名学者,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在当时的教育局也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陈寅恪的教育思想基础
陈寅恪, HYPERLINK /doc/3077221.html \t /doc/_blank 江西省 HYPERLINK /doc/6821784.html \t /doc/_blank 义宁州(今 HYPERLINK /doc/1222063.html \t /doc/_blank 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 HYPERLINK /doc/1279856.html \t /doc/_blank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HYPERLINK /doc/6659685.html \t /doc/_blank 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晓二十余种语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从1902年13岁首次赴日,又赴美、赴欧,问学于各大名校名师,1924年在海外游学十七八年的陈寅恪归国。已经36岁的他已有很大名声。近二十年的海外游学已为他今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全面坚实而且先进的基础。1926年,他正式成为一名清华国学院导师。多方资料调查均显示,陈寅恪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对学术、学生真正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这之中他的教育思想也逐渐成熟。
陈寅恪从事教育活动的近四十年(1926-1966年)时间,也是我国教育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戊戌变法时期,陈寅恪虽然年幼但已经在体会社会风云激荡在教育中泛起的涟漪了。收他的家庭的影响,从启蒙开始,他所接触的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即:不排斥继承传统,同时更积极接触现代科学知识,期间最主要的是治学工具的训练,如语言,这些都为他以后形成中基础、厚根柢的教育主张有较大的影响。在1925年归国后,陈寅恪对国情的了解日深,对中外对比的感触日深,其中尤其是关于国家教育的现状、学术研究现状等等,他的一切教育思想都是围绕这样的背景展开的。
陈寅恪的具体实际与其教育思想启示
“一寸残山一寸金”—爱国教育思想启示
陈寅恪生活、治学的最基本思想就是爱国主义。陈寅恪自小就精通中国传统文化,“治史,特重民族气节”,中国历史上许多爱国志士是他的研究对象,而这些爱国志士的思想和气节又沉淀下来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寅恪学生石泉、李涵在《追忆寅恪先生》中谈到:
陈师在成都华西坝居住时,牛津大学曾有一位高级讲师来访,重申牛津过去的邀请,陈师谢绝了。他走后,陈师对石泉说:“狐死正首丘,我老了,愿意死在中国。”这句话后来陈师在不同场合对石泉说过好几次。
从这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国家的热爱。陈寅恪生当乱世,但他从未丢失过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也为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我们在学习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时候,往往会连同他的整个生平都考虑进去。作为一个大师,我们敬佩的不仅仅是他所创下的先进思想,还连同这他是风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数外三科全套及答案.doc
-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复习重点2016.docx
- 七年级下生物期末复习提纲.docx
- 七年级十四生物.doc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生物(下)第二次月考.doc
- 七年级报纸课件第7期.ppt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细菌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doc
-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课件_北师大版.ppt
-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北师大版.doc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2节新能源的发展-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课件.ppt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菏泽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莱芜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莱芜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