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证明
傅科摆
特征:摆长,锤重,持续时间长
水平偏转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偏转速度:因纬度而异
ω = d?/dt = 15?sin?/h
;地球自转的规律性;极移;进动:一个自转的物体受外力作用导致其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这种现象称为进动。
地轴进动:地轴绕黄轴定向的旋进运动,是一种圆锥运动
圆锥轴即为黄轴,垂直于轨道平面,指向黄极
圆锥半径 23????(黄赤交角)
方向向西(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速度每年 50?.29
周期 25 800 年;地球形状
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地轴进动与章动;天极周期性运动与北极星变迁
二分点沿黄道西移,每年50″29(交点退行)
“岁差”的产生
回归年小于恒星年(我国古称“岁差” )。太阳巡天一周(恒星年) ,有别于季节上的一周岁(回归年), 差值(时间)为20分
;极移与进动的差异;;恒星日: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上中天的时间,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23小时56 分
恒星日是同恒星时(春分点的时角)相联系的;
天文学以春分点定义恒星日(天文时间)
;在一个恒星日内,地球自转360°。在一个太阳日内,地球公转59?,自转360°59?,使太阳日比恒星日约长4分。这59?的差值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地球在一个太阳日内公转了59?的角度;在一个恒星日内,地球自转360°,在一个太阴日内,月球公转31°38?,地球自转373°38?,这13°38?的差值是月球公转造成的,使太阴日比恒星日长约54分。
;;主要原因——黄赤交角
同样的黄经差造成不同的赤经差;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有共同原点(春分点),因基圈不同,黄经不同于赤经
二至赤经差最大,视太阳日最长。(黄赤二道平行)
二分赤经差最小,视太阳日最短。(二道交角最大)
;地球自转速度演示;地球自转的后果;
一般恒星
恒星周日视行路经(周日圈)都以南北天极为不动的中心。即各自所在的赤纬圈。由于恒星恒星赤纬恒定,因此,其在某一确定的地平上,出没方位不随时间变化
恒星周日运动的周期和速度,如实反映了地球自转的周期和它的角速度;恒星周日运动的方向应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恒显星区:恒显星在天球上的赤纬范围。恒隐星区与出没星区同理。
恒显圈:恒显星区的界线,即在北点与地平圈相切的赤纬圈。恒隐圈同理。
纬度越高,恒显(隐)星区愈大,出没星区愈小:周日圈与地平的交角愈小;反之亦然
恒显(隐)圈的仰(俯)极距 = ?
出没星区宽度 = 2( 90?-? ?
周日圈与地平交角 = 90???
出没星的周日圈(其赤纬圈)与地平圈的交点代表了其出没时的地平方位;偏转方向: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右偏,南半球左偏
动力学机制:科里奥利力 Fc = ma = 2m (V×? )
科里奥利力为V和? 的向积,垂直于V和? 所在平面,指向按右手法则判别。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其速率
科里奥利力是一个视力
科里奥利力的水平分量即为地转偏向力
F = 2m V · ? sin?; 第七节 地球的公转;一、 恒星周年视差;sin? = a/D
? = a/D (? 0) ①式
注意:这里的? 是弧度而非角度
1 弧度= 360°/2?
=(360×3600")/6.2831852
= 206 265?
①式中的? 若以角秒表示,并记作?"时,则得
?" = 206 265? ? = 206 265 a/D;由于恒星的距离极其遥远,它们的周年视差都很小,以致绝大多数恒星的年视差,连现代的光学仪器也无法测定。它曾经成为哥白尼“日心”体系发展的“最后一个障碍”。
直至哥白尼死后近三个世纪,才由德国的白塞耳(1784—1848),英国的亨德逊(1798—1844)和俄国的斯特鲁维(1793—1864)三位天文学家,差不多在同时测定了较近恒星的周年视差,列表如下:
;光行差是地球轨道速度对于光速的影响。地球向某一恒星接近,在相互关系上,也可以看作该恒星向地球接近
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来自恒星的光线,既以每秒300 000千米的速率投向地球,同时,又以每秒30千米的速率作平行于轨道面的运动。这样,地球上所看到的星光的视方向,实际上是这两种运动的合成方向,因而不同于星光的真方向。视方向与真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这就是恒星的光行差位移
;地球公转轨道;视位置;天球;天球;图 不同黄纬恒星光行差椭圆;阅读资料 光行差的发现;问题讨论 年视差和光行差比较;三、光的多普勒效应;光的多普勒效应称为:多普勒-斐索效应
当光源靠近时,吸收谱线会移向蓝紫端(左边),即蓝移
当光源远离时,吸收谱线则移向红端(右边),即红移 ;
轨道形状:椭圆
轨道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