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快 经济文明历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模快 经济文明历程

第四部分 历史必修Ⅱ?经济文明历程模块核心要点与训练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解读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依次是: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奴隶集体耕作) 传统农业:铁器牛耕,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 从夏朝建立到春秋时期是传统农业的第一个阶段即初始阶段(耜耕)。 从战国开始,传统农业发展到第二阶段,进入铁犁牛耕时代,精耕细作技术形成并发展 二、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最主要特点:小农经济;精耕细作。 生产规模——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所有制结构——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包括了农民土地私有和君主土私有(土地国有) 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生产技术——精耕细作 经营(生产模式)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地域水平——各地区各民族农业经济发展平衡,各地农业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典型例题 【例题1】 A.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的限制 【解析】【答案】 【例题】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制农具 A.生产工具由石器到铁器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解析】【答案】【例题】【解析】【答案】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可以概括为 A.大规模简单协作耕作土地 B.采用曲辕犁和耧车 C.采用铁农具和牛耕 D.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 .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A B C D .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 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都重视自耕农的基本利益,主要原因是 A.自耕农是封建政府的主要税源 B.受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C.接受前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D.稳定自耕农是发展农业的保证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 摘自《墨子》 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耕的是“” ②纺的是棉布 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A. B. C. D.1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3分) 2 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1分) 概括该材料的观点。(5分) 1.答案要点:(11分) (1)生活方式:“男耕女织”。(2分)特点:①自给自足。②以家庭为单位。③封闭性。④分散性。(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3分) 2 材料二。(1分)主要观点: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 生产资料有限;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生产、生活条件艰苦。(5分) 第2课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 课程标准解读 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