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范围.docVIP

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范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范围

单位代码:10635     地 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一号          邮政编码:400715 联系部门:研究生部     电 话:023        联 系 人:研招办 PAGE 5 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招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范围 (学院代码:308 联系电话:023 第一部分学术型 010106美学 1、《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五版 050101 文艺学、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7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朱维之、赵澧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四版)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或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 130400美术学 1、《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艺术学概论》 彭吉象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3、《中国书法史》 黄惇等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 4、《历代书法论文选》 上海书画出版社 5、历代碑帖(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30300戏剧与影视学 1、《世界电影史》 萨杜尔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2、《中国电影发展史》 程季华等 中国电影出版社 3、《电影理论史评》 [美]尼克?布朗 中国电影出版社 4、《中国电影史》 陆弘石、舒晓鸣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5、《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 6、杂志《当代电影》、《电影艺术》 7、《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附: 中外文学史(科目代码:853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中外文学史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文学史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中外文学史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掌握中外文学史知识和文学分析的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中外文学史知识。 (2)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中外文学分析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中外文学史考试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三部分组成。 (一)中外文学史知识 中外文学史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外文学运动、思潮、流派 2. 中外文学作家 3、中外文学作品 (二)中外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 中外文学分析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中外文学思潮、流派的分析 2. 中外文学作家创作特点的分析 3. 中外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分析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60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60分,外国文学史3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中外文学史基础知识 60分 填空题14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解释题6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中外文学史的分析能力 90分 解答题3题,每题12分,共36分 论述题3题,每题18分,共54分 四、样卷(见下)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 1、“三家诗”指的是《诗经》流传中的 、 、 等三派。 2、五代词的创作主要集中在 、 两个区域。 3、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是指 、黄庭坚、 、 。 4、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构思,历来有 、 的概括。 5、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 ;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主张的是 ;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特色的小说家有鲁迅、

文档评论(0)

mi80868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