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高一历史-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试题历史.docVIP

1200高一历史-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试题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00高一历史-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试题历史

PAGE  PAGE 16 2015届高三年级1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答案】D 考点: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宋国的斡旋下和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均足以证明当时分封制度的确受到较大破坏、名存实亡。 2.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功用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B. C. D. 【答案】C 考点:根据所,图片A是南阳玉铲,D是曲辕犁。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经过实际考察,发明了一种利用水力鼓动风箱的工具,即水排,即图片C。 3.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A 考点:儒家思想主张。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材料以齐桓公、晋文公的相关史实为例,阐述了维护封建秩序就是正道的国君,而僭越礼制则是诈谋的国君,体现了先秦思想家维护周朝的礼制的思想。儒家思想中主张克己复礼,符合材料信息,所以本题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史实,故不选。 4.下为汉至唐前期东南地区???政区划设置分布简表 时期 郡县数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唐前期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4郡50县5郡70县7郡43县13州74县江西豫章郡18县4郡51县6郡58县7郡19县7州34县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1郡9县2郡14县1郡5县5州28县 根据表中东南行政区划设置变化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古代行政区划不断向东南拓展 B.人口和经济重心有南移趋势 C.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不断加强 D.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加强. 【答案】D 考点:郡县制。根据表格中东南地区“郡、县”数目的增多,可以得出AB项正确;郡县制的实行反映出了中央权力的加强和地方权力的削弱,可以得出D项表述不正确,因此选D。 5.“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与此观点最接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陆九渊 C.李贽 D.顾炎武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材料的意思是:不断积累以后才高超的,尽善尽美以后才圣明的。所以圣人这种人,实是普通人德行的积累。此观点正符合明代李贽的思想观点。所以应选C。 6.下为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对该表所含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洋务经济兴起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农民负担减轻 【答案】D 考点:表中农业税收入比重虽然减少,但数额在增加,所以不能看出农民负担减轻, 故选 D。由题干数据中工商杂税收入数额和比重都在增加结合题干的时间可知 B、C 正确,由 农业税收入比重减少结合题干时间可知 A 正确。 7.某学者认为:“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失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指 A.鸦片战争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