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应用
第一节 用硅对碳进行等电排置换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
第二节 设计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
第三节 设计对水生生物更安全的化学品
本章习题
第一节 用硅对碳进行等电排置换设计安全的化学品
碳和硅:
4A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有相似性:
硅和碳都是4价元素,能形成四面体结构;
能与氧形成较稳定化学键;
硅取代碳后形成的衍生物是无毒的;
由于硅氧键太强,有机硅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存在时间有限。
硅在自然界中存在广泛。
一、硅是碳的等电排原子
神经传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的天然类似物尿烷,是乙酰胆碱的拮抗药,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从而稳定身体内环境。拮抗简单说就是抵抗的意思。 硅取代物与其对应碳化合物的药剂反应曲线完全相同,但老鼠实验发现,硅取代物的毒性要比对应碳化合物的低得多。
乙酰胆碱
尿烷
蝇覃碱拮抗剂
例1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不易降解)
氨基甲酸酯的硅取代等电排置换物
(更易于降解
对环境的危害减小)
对苍蝇有相似的毒性
例2
尽管元素与碳元素最相似,但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用硅代替碳。
二、硅化合物和碳化合物的差异
差异?
1. 硅形成的双键或三元环化合物在空气及潮气中均极不稳定;
H2C=CH2 乙烯稳定 H2Si=CH2 硅乙烯不稳定
[CH2 CH2 CH2 CH2 CH2CH2]n 聚乙烯,稳定
[SiH2-CH2-CH2-SiH2-CH2-SiH2-CH2]n
聚硅乙烯,不稳定
2. 硅与氮、氧等杂原子形成的单键是强化学键,
但能水解;
3. Si-H键的极化程度大于C-H键 ;
4. 由于硅原子与碳原子的大小有一定差异,因此有时其化学反应性能也有重大差异。
因此,在用硅对碳进行等电排置换时要考虑目标物的使用环境;合理利用这些特性,这就为设计环境上可降解产物提供了用武之地。
非生物降解
生物氧化
三、有机硅化合物的降解和氧化代谢
聚硅酮
在水和土壤中能降解
最后产物是硅酸盐
非生物降解
聚硅酮(1,1-二甲硅二醇的聚合物),可用作清洁剂。
是目前最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
(主要产物)
生物氧化
二甲基苯硅烷
二甲基苯甲烷
例一: DDT的硅取代物
例二:有机硅杀真菌剂
四、硅取代的环境安全化学品的例子
DDT的硅取代物
由于Si-H键的易氧化性,DDD在环境中的存留时间短。
杀虫剂(毒性)
更易降解
不易降解
Meberg等 氟苯代硅三唑
代 谢
用途:对谷类防真菌特别有效
生物活性小,易降解
杀真菌剂
第二节设计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
增大分子的可生物降解性是预防污染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
危害的不可知或不可预测性:
不能生物降解的化学品可能具有对生物区系施展毒性的可能,而这一切并非在其释放于环境时我们就能完全知道或预测。
另外,既能长期残留于环境又能发生生物聚集的化学品应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因为其含量会由于生物聚集而提高,且用严格的毒性标准来衡量时表面上无毒性,但可能引发慢性的或不可预测的毒性。
WHY?
一、生物降解的细菌基础
1.生物降解的主角
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是目前在自然界生物降解中起主要作用的试剂。
众多证据说明,不能被高级有机体降解的大部分化学品的降解是靠微生物来完成的。
大多数情况下,动物排泄出他们不能再代谢的化学物质;
而植物则趋向于把他们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形式以存于植物中;
而微生物家族则具有分解代谢多面手的特征,有机物质的最终矿物化主要就是微生物降解的结果。
1.生物降解的主角
2. 生物降解的过程
首先:有机物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微生物细胞中;
这一穿透过程可以是被动的扩散也可以是在某些传输系统的帮助下完成。
蛋白质、多糖等大的聚合物,是先在细胞外酶作用下降解为小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被转移到细胞内。
其次:进入细胞内后,在细胞内发生的数百种转化可分为: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和
联合反应(Conjugative Reaction)。
物质在细胞内到底能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取决于其分子结构。
2. 生物降解的过程
3.微生物利用化合物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族的分解代谢(Ca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球Web3.0技术产业生态发展报告.pdf VIP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艺术展览互动体验创新设计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3湖南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发项目教程(STM32版)习题答案.pdf VIP
- 中考数学专项提升复习:三角形的动点问题.docx VIP
- 广东春季高考数学2024试卷 .pdf VIP
- 2025年国企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酸碱中和滴定.ppt VIP
- 某地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错).doc
- 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花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