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社会交往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报1
幼儿社会交往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报告
大连实验幼儿园
问题的提出
社会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社会交往是幼儿适应集体、适应社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活动的基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幼儿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又有机地构成幼儿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逐步形成。决定了3岁左右幼儿产生强烈的与同伴、他人交往的心理需求。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知识能力的增加,幼儿在交往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此,交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种渐进的学习、发展过程。只有抓住契机,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进行适宜的教育,使幼儿茁壮成长,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人才。
由于社会一些现状:家长只重视智力+特长的培养,对幼儿生活过多的包办代替,忽视与幼儿情感的沟通与交流,使幼儿缺少交往的机会与时间;家庭结构模式的核心化,使幼儿缺少交往的同伴;现代信息与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使幼儿缺少交往的环境……诸多社会、家庭原因形成幼儿不和群、胆怯、自私、独霸等不良的个性品质和习惯。因此,应重视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其交往提供充分的机会与条件。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作用,形成三位一体的双向融合的教育体系。
基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与调查,更多地关注:德育、社会技能、同伴关系、自我概念等的相关研究,但系统的探索幼儿社会交往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分析较少,我园试图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各年龄幼儿社会交往的目标体系与评价标准;构建由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组成的规范课程模式;形成以情景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活动模式为主的教育教学模式等,为保教人员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与过程
研究对象:本实验随机抽取大连市实验幼儿园中班幼儿共74名。(平均年龄为4--
4.5岁)采用两组对照的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将中二班(幼儿37名)作为实验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交往教育和训练;将中一班(幼儿37名)作为对比班,进行常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由于实验长达3年,为避免幼儿因转园、生病等原因而影响实验,因而,样本定为37名。
研究方法:本实验采取自然实验法和观察法。
研究过程:
前测:用测试法、问卷法对幼儿进行测试。
实验者将社会交往分为交往态度、同伴关系、友好行为、交往能力、文明行为习惯五个方面,制定日常观察题、情景测试题和家长问卷调查表。实验者将幼儿在自然状态下表现的交往言行,分为三个等级,分别赋0—2分,观察纪录被试的行为,作为评估的依据。交往态度包括与此同时教师、与小朋友、与陌生人(客人)的交往;交往能力包括合作、轮流等待、解决冲突、遵守规则和交往策略;文明习惯包括礼貌、诚实、爱护公物和维护环境。每个内容分别设计日常观察题和情景判断题,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让幼儿说出在交往中这种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为什么。要求实验者用正确的指导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详实的记录和赋分。同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幼儿进行评估。
在实验中,坚持幼儿社会交往教育活动,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实验者对实验班进行3年的教育,包括:每周2次集中教育活动,每次40—60分
钟;每周角色游戏3次;每天晨间活动:7:40—8:30(活动区);每月社会实践活动1次。对比班进行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
实验者构建幼儿社会交往教育的课程模式图。
社会交往
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 教育评价
具体目标 幼儿实际水平 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具体评价标准
学习和掌握交往技能和基本规则 培养良好的行为
习惯和个性品质
设计主题教育活动 集中教育活动 实践活动 家长工作 环境 活动区创设
情景法 观察法 游戏法 走向社会
年龄阶段目标 社会实践
(分解目标) 活动 演示 示范 角色
月份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