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学经方解决方案.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用方,疗效可靠。 “方对证,喝口汤;不对证,用船装”。 泻心汤主治“吐血、衄血” 案例1:某患者,支气管扩张出血,稍动即吐,用大黄10g,黄芩10g,黄连5g,沸水泡服,第二天即不吐,继续服用泻心汤,几年不发。 案例2:某女11岁,自幼常发鼻衄齿衄,在苏州大学医学院确诊为血小板无力症,严重时鼻衄如喷射状,必须输血,屡服中药无效。用犀角地黄汤合十灰丸稍有效果,后用泻心汤沸水泡服2周后复诊出血控制。 案例3:某老汉,咯血,诊断为器官淀粉样变,用泻心汤控制一年未发。 清陈修园“余治吐血,诸药不止者,用泻心汤百试百效”。 举案解析 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 案例1:某女,年过七旬,坐骨神经痛发作,右下肢不能着地,弯腰疼痛稍缓解,经针灸治疗无效,电话告知,予白芍60g,生甘草30g,后电话告知一剂缓,二剂止。 案例2:某患者,腰椎间盘术后,导致椎间隙感染,除腰痛外,不时出现脚抽筋,发作时呼天喊地,必须让人紧紧捏紧小腿方能缓解,用芍药甘草汤加牛膝也是一剂而安。 二.经方方证很客观,可以看得见摸得着 《韩非子》画鬼最易(齐王问画家) 方证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可以应用于身体极度疲惫、行动迟缓的抑郁症患者或者步履维艰、转身困难或者共济失调的脑病患者,或者受到极度惊吓、迈不开步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 方证2:大柴胡汤证“按之心下满痛”。按压上腹部疼痛拒按、局部胀满者。 方证3:半夏厚朴汤“咽中如有炙脔”。 方证4:桃核承气汤“少腹急结”。 方证5:葛根汤“项背强几几”。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经方一个证。 三.经方方证刻画的是人,不是病 古代医者都是多科并治,而非专治某科。 “尊荣人”、“失精家”、“湿家”、“淋家”、“呕家”、“亡血家”。这些关于病人的记载都说明古代医家重视人的观察和分类。 清代名医马培之以外科出名,但给慈禧太后看的是妇科杂病,中医不注重分科,是因为中医眼睛里不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经方不仅仅是病的方,更是人的方。 经方方证往往有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非常精彩和传神。 患者精神状态特征的描述方证举析 1.黄连阿胶汤:以“心中烦,不得卧”为方证的特征,突出了处在极度烦躁不安、焦虑难眠的精神状态。 2.桂枝汤:“气上冲”为特征。 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为特征。 4.大柴胡汤:“郁郁微烦”为特征。 5.桃仁承气汤:“其人如狂”为特征。 6.大承气汤:“谵语”“不识人”为特征。 举案解析 1.一小学女校长关节痛,其疼痛与情绪天气相关,伴有失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疼痛很快消失。 2.痛经常与精神压力有关,用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用温经汤未必有效,对伴有焦虑、失眠、恐惧心境,发时疼痛剧烈,并有呕吐者,用半夏厚朴汤、栀子厚朴汤效果不错 四.经方方证教你如何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病症 经方医学的方证相应思维模式,后世称之为“有是证,用是方”,只是看现在何种方证,而不拘泥于某种理论和概念,否则常常误诊误治。 案例1:成都一老中医,人称“火神菩萨”。一年四季治病,无论男女老幼,也无论所患何病,开手便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竟门庭若市。(见中医师承实录) 案例2:清代伤寒家舒驰远治一产妇,发动六日,儿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竟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灵符,又用灵神炉丹,俱无效。舒诊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云此太阳寒伤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令温服,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见女科要诀)。 举案解析 案例3:一老妪,体瘦肤黄,行走蹒跚,头晕头昏,右手震颤,手脚欠灵活一年余。病始于丧夫后,心情抑郁,入夜难眠怕冷。西医检查无异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3周无效,依然头晕欲仆。复诊根据真武汤证的“头眩,身瞤动,振振欲僻地”经典方证,用真武汤原方:制附片15g,白芍15g,白术15g,茯苓15g,干姜10g。七剂。震颤等症状明显减轻。气色大大好转。为何开始没有准?就是拘泥于心情抑郁、失眠,而忽略震颤头晕的真武汤证。 掌握经方方证就能不变应万变,处理复杂多变的临床问题。 总 结 以上四个方面讲的是经方的经验性、实证性、整体性和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虽然经方不是中医学的全部,中医临床也未必只有经方能治病,但经方是中医学中最规范的内容,是学好中医的捷径。经方普及,大势所趋。 经方不朽,仲景永在! 大家都来学经方 义乌市中医药学术研究会 丁平 中医中药 . 第一章:经典与经方 第四章 :举案解析 第三章:为什么学经方 第二章:如何对待经典 . 第一章:经典与经方 经典 . [ 经典 ]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经者,常也,法也,径也。”就是常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