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教学内容 §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2高斯扩散模式 §3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5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 §6烟囱高度设计 §7厂址选择 第4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1、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高斯扩散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和厂址的选择。 2、教学重点 掌握影响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的有关条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烟囱高度的设计方法。 3、教学难点 污染物稀释扩散法控制,污染物浓度估算的高斯模式。 §1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扩散的要素 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 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 1、什么是湍流? 除在水平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的乱运动,风的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有点象分子的热运动) 或者说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运动 。 2、湍流与扩散的关系 把湍流想象成是由许多湍涡形成的,湍涡的不规则运 动而形成它与分子运动极为相似。 3.湍流起因有两种形式 : 热力: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 机械: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 4.湍流运动的判据——雷诺数 雷诺还找到了由层流运动转换到湍流运动的判据——雷诺数(Re) 临界雷诺数 试验(圆管)表明: 当Re2000时的流体流动是 湍流 当Re2000时的流体流动是层流 数值Re=2000叫临界雷诺数 大气湍流——临界雷诺数 对于大气: V=1.5×10-5m2/s 若取L=1m 只要U0.1m/s 则Re6000 所以通常认为大气运动都是湍流运动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1.梯度输送理论 2.湍流统计理论 3.研究湍流的主要方法 目前研究湍流的主要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半经验理论方法,它是通过解运动方程等来研究边界层大气运动; 是模仿气体分子运动与气体宏观运动的理论处理方法,结合经验事实,采用适当的参数。 虽然这个理论本身还很粗糙,但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物体在流体中运行的阻力),所以许多应用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比较感兴趣 另一种是湍流统计理论方法,即物理上把湍流视为大大小小不同尺度湍涡的迭加,用数学来描述则是把湍流看成无穷多个频率各异的波迭加而成,采用数理统计途径,来分析研究湍流内部结构。 将流体的不规则运动视为随机运动的集合,以数理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湍流内部的结构,许多基础理论科学家就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2高斯扩散模式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坐标系 坐标系取排放点(无界源、地面源或高架源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为原点,主风向为x轴,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正方向在x轴的左侧,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为正,即右手坐标系。食指—x轴;中指—y轴;拇指—z轴。此坐标系中,烟流中心与x轴重合或烟流在oxy平面的投影为x轴。 2.四点假设 a.污染物浓度在y、z风向上分布为正态分布 b.全部高度风速均匀稳定 c.源强是连续均匀稳定的 d.扩散中污染物是守恒的(不考虑转化) 高斯扩散模式坐标系 高斯扩散模式的坐标系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高架源既考虑到地面的影响,又考虑到高出地面一定高度的排放源。地面对污染物的影响很复杂,如果地面对污染物全部吸收,则⑧式仍适用于地面以上的大气,但根据假设④可认为地面就象镜子一样对污染物起全反射作用,按全反射原理,可用:“像源法”处理这类问题。可以把P点污染物浓度看成为两部分作用之和,一部分实源作用,一部分是虚源作用。见下页图:相当于位置在(0,0,H)的实源和位置在(0,0,-H)的像源,当不存在地面时在P点产生的浓度之和。 (1)实源作用:由于坐标原点原选在地面上,现移到源高为H处,相当于原点上移H,即原式⑧中的Z在新坐标系中为(Z-H),不考虑地面的影响,则: 以上模式适用于气态污染物和粒径小于10μm的飘尘,对于大10μm的颗粒物,由于自身的沉降作用,浓度分布将有所改变。 7、倾斜烟云模式 在预测上述颗粒时,假设沉积和无沉积有相同的分布形式,但在整个烟云离开源以后,便以重力终端速度下降(ut),此时,只要将高斯模式中有效源高H用( ) ) 来置换即可得到倾斜烟云模式。 四、颗粒物扩散模式 粒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可按气体扩散计算 大于15μm的颗粒物:倾斜烟流模式 §3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抬升高度计算式 1. Holland公式:适用于中性大气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