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选择三干渠杨树垱灌域的7万亩农田建设全面的水情、墒情、工情、气象、作物生长信息等监测系统,并以此为依据,开发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三干渠的85万亩农田和全灌区180万亩大田,使信息化建设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增产增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28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29 示例2:江苏昆山花桥智能灌区示范 根据李国英副部长灌区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我的理解就是要实现灌区的“节水、增效”,也就是说不仅要以水为对象做文章,还要针对由水得益的对象做文章,特别是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节水、增效、控污”的长效发展。 谢 谢!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30 灌区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除了要建立作物需水的时空模型和水资源调配模型外,精准控制渠系中各个渠段的过水流量是能否实现按需供水的关键。目前水位量测有多种方法,只要传感器可靠,数据基本上是可靠、可用的;但是流量量测,特别是明渠流量量测还比较粗犷,精度难以控制。虽然明渠量测水有建筑物、特设设施、仪器等多种方法,但由于灌区情况的不同,量测精度一直无法得到计量认证,缺乏公信力。 3、灌区量测水方法和设施、设备的研究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096 鉴于这种情况,应该针对不同灌区的实际情况,分类(如不同过水断面、水质、含沙量,有冰凌等)进行研究,给出适合不同情况的多样化量水方法,研制实用化的量测水设施和设备。开发流量/水量计算软件,嵌入到设施、设备中,实现一体化集成,以方便灌区使用。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097 我国农业灌溉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第 1 阶段是传统农业的漫灌方式,生产者根据农业生产经验判断干旱情况,然后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进行灌溉,直到土壤饱和。这种方式不仅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又易引起土壤板结,在土壤过分饱和的情况下,还容易诱发病虫害;第 2 阶段是节水灌溉,通过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例如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第 3 阶段则是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精准和智能灌溉的研究,根据土壤的墒情及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建立配水、配肥调度模型,然后运用相应的灌溉模式实现优化供水和供肥。 4 、供水、供肥等过程模型研究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098 我国大型灌区信息化虽然已经进行了两期试点建设,但是,作为灌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及调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工作开展得非常不够,大部分灌区还是按亩、按计划供水,只是实现了用计算机替代人工编制需水、用水和配水计划而已。 5、灌区灌溉水资源配置模型及调度方法研究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099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真正达到节水、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开展灌溉水资源配置模型及调度方法的研究,这也是灌区实现数字化直至智能化的基础。当然,由于我国灌区存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农作物种植结构及水源类型的不同,水资源配置方法也会不同,甚至差异很大。因此,可以依据灌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取水方式等进行分类建模,也可以选择典型(具备建模条件)灌区作为试点,分步开展研究,逐步建立灌溉水资源配置模型及调度方法。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0 目前渠灌、管灌、喷灌、滴灌、微润灌溉等均可实现智能灌溉控制。如何针对不同的灌区,不同的地理、气候、作物等条件研究并实施智能灌溉控制是实现灌区智能化的关键。 6、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研究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1 示例1: 智能 “渠灌” 控制系统 虽然 “渠灌” 水量损失大,不容易控制,但是,它设施成本低,管理方便,因此仍然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灌溉方式。如何对 “渠灌” 实现节水、智能控制是 “十二五” 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任务。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2 “一体化闸门” (Flume Gate)是水利部的 “948” 项目,该项目引进澳大利亚 Rubicon 公司的技术,已经应用到安徽的淠史杭灌区(安装了5扇)、宁夏的青铜峡灌区(安装了11扇)和山西的汾河灌区(安装了4扇)。 “一体化闸门” 不仅是 “十二五” 农村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全渠道控制系统” (Total Channel Control)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水利工程设施 “工业化制造” 的改革性尝试。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3 老式闸门 一体化闸门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4 一体化闸门的安装 一体化闸门的结构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5 一体化闸门实例:山西汾河灌区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6 一体化闸门实例:宁夏青铜峡灌区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 1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