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导论.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四爱国运动 主讲人:张莹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国际: 1、列强加紧侵略,人民反帝情绪高涨——反帝 2、十月革命的影响 国内: 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封建——(根本原因) 2、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3、新文化运动推动人民思想解放——思想基础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讨论: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人: 五四运动的经过: 1、1919年5月4日,青年学生在北京集会 2、1919年5月5日,北京学生罢课,各地 学生响应 3、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 市,各地工人响应 运动中心:北京——上海 运动主力: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1、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1、青年学生的先锋作用 2、无产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3、李大钊和陈独秀的领导作用 4、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国内意义: 1、范围:先锋——青年学生 主力军——工人阶级 领导——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 2、群众基础:更广泛 3、伟大功绩:启导觉悟,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国际意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由无产阶级领 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1919——1949)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从领导阶级来看: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从革命指导思想来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马克思逐步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推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因素有: 1、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4、十月革命的影响 五四精神: 发扬民主 崇尚科学 爱国兴国 拼搏进取 温故知新: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在性质和历史作用上有什么不同? 答:在性质上: 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是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作用上: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课堂练习 1、五四运动前夕,为中国人民指出解放道路的是 A.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辛亥革命的胜利 2、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火烧赵家楼 3、 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学生运动 B.一次反对北洋军阀卖国的工人运动 C.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一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护法运动 D.五四运动 5、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以实现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C.废除二十一条 D.还我青岛 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最主要的依据是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B.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成为运动主力并登上历史舞台 再见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