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辉祖:材料力学Ⅰ §8 拉压杆的变形与叠加原理 ? 轴向变形与胡克定律 ? 横向变形与泊松比 ? 叠加原理 ? 例题 ? 轴向变形与胡克定律 ? 横向变形与泊松比 ? 叠加原理 ? 例 题 ? 节点位移分析 ? 小变形概念 ? 例 题 §9 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 静不定问题与静不定度 ? 静不定问题分析 ? 例题 ? 静不定问题与静不定度 ? 静不定问题分析 ? 例 题 §10 连接部分的强度计算 ? 连接实例 ? 剪切与剪切强度条件 ? 挤压与挤压强度条件 ? 例题 ? 连接实例 键 ? 剪切与剪切强度条件 ? 挤压与挤压强度条件 ? 例 题 挤压强度条件 [sbs] - 许用挤压应力 最大挤压应力 d d: 数值上等于受压圆柱面在相应径向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例 10-1 已知:d =2 mm,b =15 mm,d =4 mm,[t ] =100 MPa,[s bs ]=300 MPa,[s ]=160 MPa 试求:[F] = ? 解:1. 破坏形式分析 2. 许用载荷 [F] ? ? 试:校核接头的强度 例 10-2 已知:F = 80 kN, d = 10 mm, b = 80 mm, d = 16 mm, [t ] = 100 MPa, [s bs ] = 300 MPa, [s ] = 160 MPa 解:1. 接头受力分析 当各铆钉的材料与直径均相同,且外力作用线在铆钉群剪切面上的投影,通过铆钉群剪切面形心时, 通常即认为各铆钉剪切面上的剪力相等 2. 强度校核 剪切强度: 挤压强度: 拉伸强度: 例10-3 图示轴与齿轮的平键联接。已知轴直径d=70mm,键的尺寸为b×h×l=20×12×100mm,传递的力偶矩Me=2kN·m,键的许用应力[t ]=60MPa,[s bs] =100MPa。试校核键的强度。 d O F Me n n O Me h/2 b l n n FQ Fbs 解:校核键的剪切强度: 校核键的挤压强度: FQ 例10-4 如图螺钉,已知:[t ]=0.6[s ],求其d:h的合理比值。 h F d 解: 当s, t 分别达到[s ],[t ]时,材料的利用最合理 谢 谢 ! e’ e 横向应变 e’ 与轴向应变 e * 拉压杆的轴向变形 -胡克定律 ? EA-杆截面的拉压刚度 ? Dl-伸长为正,缩短为负 轴向变形一般公式 n-总段数 FNi-杆段 i 的轴力 变截面变轴力杆 阶梯形杆 拉压杆的横向变形 泊松比 试验表明 :在比例极限内,e’ ? e ,并异号 m-泊松比 算例 1.分段解法 试分析杆 AC 的轴向变形 Dl 2. 分解载荷法 3. 比较 叠加原理 几个载荷同时作用所产生的总效果,等于各载荷单独作用产生的效果的总和 当杆件内力、应力及变形,与外力成正比关系时,通常即可应用叠加原理 ? 原理 ? 应用 ? 例题 用叠加法分析内力 例 8-1 已知:l = 54 mm ,di = 15.3 mm,E=200 GPa, m = 0.3,拧紧后,Dl =0.04 mm。 试求:(a) 螺栓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s (b) 螺栓的横向变形 Dd 解:1. 横截面正应力 2. 螺栓横向变形 螺栓直径缩小 0.0034 mm 1. 轴力与变形分析 图示桁架,试求节点 A 的水平与铅垂位移。已知 E1A1= E2A2=EA, l2=l ? 圆弧法 ? 切线代圆弧法 2. 作图法求节点位移 3. 节点位移计算 用切线或垂线代替圆弧 小变形:与结构原尺寸相比为很小的变形 应 用:在小变形条件下,通常即可: ? 按结构的原有几何形状与尺寸,计算约束 反力与内力 ? 采用切线代圆弧的方法确定节点位 刚体 EA 例 8-2 F1 = F2 / 2 = F ,求截面 A 的位移 解:1. 计算 FN与 Dl 3. 位移计算 2. 画变形图 ? 静不定问题 仅由平衡方程不能确定全部未知力的问题 ? 静不定度 未知力数与有效平衡方程数之差 ? 静定问题 仅由平衡方程即可确定全部未知力(约束反力与内力)的问题 一度静不定 静定问题 分析方法 求解思路 一度静不定 ? 建立平衡方程 ? 建立补充方程 E1A1= E2A2 各杆变形间满足一定关系 补充方程 ? 平衡方程 ? 变形几何关系 保证结构连续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常用工具软件安装与使用导论.ppt
- 大学心理学第三章感觉与知觉解决方案.ppt
- 第10章超声成像仪器2导论.ppt
- 大学新生适应心理辅导解决方案.ppt
- 第10章车辆噪声控制导论.ppt
-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解决方案.ppt
- 第10章沉淀平衡导论.ppt
- 大学医用物理之解决方案.ppt
- 大学英语基础教程北大版_Unit_2_对电视说不解决方案.ppt
- 第10章尺寸链导论.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