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萨顿的假说 3.第一个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 A.孟德尔 B.摩尔根 C.萨顿 D.克里克 A a a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分离定律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A a B b A b a B B A a b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离与组合的同时性和独立性) 2、自由组合定律 萨顿的假说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依据: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现象→假说→推理→验证→结论) 果蝇的杂交实验 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我的收获 基因在染色体上 1、回顾科学史:在基因研究中,有许多科学家取得成就。下列成就分别是由哪些科学家来完成的? ①提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观点。 ②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并提出“等位基因”概念。 ③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④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补充练习: 孟德尔 约翰逊 摩尔根 萨顿 2、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发现了遗传因子 (基因) 假说—演绎 类比推理 假说—演绎 补充练习: 1、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B、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一个基因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同时来自母方 D、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D 巩固练习 2.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 ) A.3+X 或 3+Y B.6+X 或 6+Y C.3对+XX 或 3对+YY D.3对+XX 或 3对+XY D B * * * * * * * * * * * * 问题探讨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遗传因子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遗传因子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 因 基 因 基 因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你觉得这样替换有问题吗? 由此你联想到什么? 任务1:分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等位基因(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P7页) 任务2: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以精子的形成例,P17~P18页) 任务3:二者之间是否有相似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之一 假说: 推理 类比 类比推理 D d D d ——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减数分裂的核心 基因在染色体上 感受类比推理 1、海豚无鳞,无腮,不是卵生的变温动物,不具备鱼的本质特征,因而不是鱼。鲸也不具备上述特征,因而鲸....... 思维训练营: 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P28页) 2、牛是胎生、用肺呼吸的恒温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本质特征,因而牛是哺乳动物。人类······ 2、假说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3、原因: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那么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主要有哪些平行关系呢? 1、实验材料:蝗虫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形成配子时的组合方式 在体细胞中的来源 配子中的存在形式 体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 染色体的行为 基因的行为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杂交过程保持 完整性和独立性 保持相对稳定的 形态结构 类比推理: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成对 成对 注意: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加拿大外交官朗宁曾在竞选省议员时,由于他幼儿时期吃过中国奶妈的奶水一事,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下机械臂设计及运动控制技术研究.docx VIP
- 机关值班管理规定范文3篇.doc VIP
-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B卷 能力提升练)-2022-202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AB卷(苏教版).docx VIP
- 血糖监测的护理.pptx
- 六轴工业机械臂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ocx VIP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六轴机械臂恒力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全球咖啡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3月29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综应真题及答案(小学).pdf VIP
-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七编明朝文学--全套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