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灸治疗学--泄泻 主讲人:梁振新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内容 概述 病因病机 辨证治疗 其他疗法 按语 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泄泻的定义、其他疗法; 2.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 3.掌握泄泻的辨证治疗。 教学重点: 掌握泄泻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 一、概述 (一)、定义: 泄泻是由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脾失健运,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泻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释义①主症:大便清稀 ②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 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为泻。 ﹙二﹚历史沿革 ①《内经》称本病证为“wù鹜溏”、“sūn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指出“湿胜则濡泻”。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认识到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这些理论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②《金匮要赂·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的“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病,而对泄泻的论述概括为实热与虚寒两大类,并提出实热泄泻用“通因通用”之法。 ③《三团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从三因学说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认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④《景岳全书·泄泻》说:“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此为分利法治疗泄泻的最早记载。 ⑤《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 治泻九法——《医宗必读》 1、淡渗:利小便而实大便(初期腹泻,使水邪湿邪从小便而去)——车前、茯苓、泽泻、猪苓、西瓜等; 2、升提:升阳除湿法,用于脾虚湿盛(使脾气得升)——升麻、柴胡等; 3、清凉:用苦寒药物治疗热性泄泻——葛根、黄芩、黄连等; 4、疏利:瘀血伤络而致的泄泻(通因通用)——少腹逐瘀汤; 5、甘缓:急则缓急,以甘性药缓其挛急——甘 草、山药、人参等; 6、酸收:散者收之,以酸性药物得到收敛作用——白芍、五味子、乌梅等; 7、燥脾:健脾,虚则补之,脾虚湿盛者——白术、苍术等; 8、温肾:脾虚及肾,命门火衰,阴寒极盛——肉蔻、补骨脂、 吴茱萸等; 9、固涩:用涩肠的药物治疗滑泄不止——诃子、赤石脂等。 ﹙三﹚相关西医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腹泻含义相同,可分为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凡消化系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腹泻,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均可参照本节辨证施治。 二、病因病机 感受外邪 寒湿困脾、湿热 滞肠 饮食所伤 碍胃滞脾、食湿相混 情志失调 肝气犯脾、 脾胃虚弱 病后体虚 肾阳虚衰、中焦虚寒 禀赋不足 三、辨证治疗 辨证 治则 处方 方义 操作 (一)辨证 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如水样为特征。多伴腹胀痛、肠鸣等症状。急性泄泻发病势急,病程短,便次与数量显著增多;慢性泄泻发病势缓,病程较长,或由急性转变而来,泻下次数较少。 (一)辨证 1、寒湿困脾:腹痛肠鸣,大便清稀或如水样,畏寒食少,苔白滑,脉濡缓,或兼恶寒发热。 2、肠腑湿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大便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 3、食滞胃肠:腹胀满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酸臭,纳呆,舌苔垢或腻,脉滑、 (一)辨证 4、肝郁乘脾: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绪不畅而发,泻后痛缓,矢气频作,舌红苔薄白,脉弦。 5、脾胃虚弱:大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食少,食后脘闷不舒,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6、肾阳亏虚:晨起腹部微痛,肠鸣即泻,泻下则安,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或完谷不化,脐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治则 健脾祛湿,疏调肠胃。 寒湿者温中散寒化湿;湿热者清热利湿;食滞者消食导滞;脾虚者健脾益气,温中止泻;肝郁者疏肝解郁;肾虚者宜温肾固涩。 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经穴为主。 (三)处方 主穴:天枢、上巨虚、中脘、阴陵泉、足三里 配穴:寒湿困脾加脾俞、气海;肠腑湿热加内庭、曲池、合谷;食滞胃肠加下脘、公孙、里内庭;脾虚加脾俞、关元、命门;中气下陷加灸百会;胸胁胀痛加阳陵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2010学年春季学期北海九中期末测试卷试题.doc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地理期中试卷试题.doc
-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各学科教学指导建议试题.doc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课程.doc
- 2009-2013年高考化学分类:离子共存_离子反应试题.doc
- 【备战2015】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版)课程.doc
- 【笔记】《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笔记课程.doc
- 18F-FDG-PET和PETCT在结节病患者中的应用课程.ppt
- 【步步高】2014-2015学年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第五章第24课时细胞增殖(一)课程.doc
- 18-测试传统的应用系统-刘双叶课程.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