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比热容3研讨.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比热容3研讨

* 从“天气预报”谈起: 你注意到了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温度的读法了吗? 请点击上图播放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 ℃ ” 北京:16到24摄氏度( ) 哈尔滨:10到27度 ( ) √ × 0℃ 25℃ 30℃ 15℃ 注意:不同地区同一天中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 温差: 内陆: 15℃-0℃ =15℃ 沿海: 30℃ -25℃ =5℃ 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不同地区的温差会如此之大? 情形: 白天:太阳将热传给大地,大地上不同的物质同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夜晚:没有太阳传递热量,大地放热,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地面温度的变化、温差的不同,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吸热、放热”的能力不同造成的! 内陆:沙石多;沿海:海水多 探究“物体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 酒精灯、温度计、手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表格设计: 沙 水 吸热时间 末 温 初 温 质 量 物 质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 相同条件下: 沙子吸热升温快,水吸热升温慢。 说明 水?沙子? 的吸热能力强。 讨论: (1)相同条件下,酒精灯放出的热一样多; (2)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3)结论: 的吸热能力强。 (4)上表通过吸收相同的热来比较温度变化,从而比较吸热、放热能力;你能否设计一个实验,利用温度变化相同,比较吸热时间(即吸热的多少)来说明物体的吸热能力? 60s 60 20 1 沙 60s 40 20 1 水 吸热时间 末温/℃ 初温/℃ 质量/Kg 物 质 水 1、物理意义:表示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3、符号:C ; 4、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5、意义:C=4.2×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当然,1Kg的水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也是4.2×103J; 6、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能力就强。 比热容 从表格获取信息: 1、水的比热容最大; 2、一般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大(水银例外);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4、比热容与状态有关(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5、泥、沙石、金属的比热容较小。 a:水的比热容大,放热能力强。相同条件下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b:沙子比热容比铁的大,吸热放热能力强,温度变化较慢;不易使升温快烧糊干果;同时可以使干果受热均匀; c:植物可以储存大量的水份,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条件下使城市的温度变化小,改善气候; d:水的比热容大,放热能力强。相同条件下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 讨论交流:海陆风与陆海风 记忆:“晚露” ---晚上陆海风 延伸:根据风向走出森林 判断依据: 白天风吹出森林;夜晚风吹向森林(森林看作海洋) 莫斯科:内陆 伦 敦:沿海 内陆城市砂石多,沿海城市水比较多。在相同条件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砂石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大。所以,内陆温度差大,沿海温差小。 谚语: “早穿棉袄午穿纱, 抱着火炉吃西瓜” 说说其中的道理 内陆地区沙石多,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相同条件下,温度上升或下降快,温差大。 楚天都市报讯 这几天,内蒙古呼伦贝尔昼夜温差16度—20度,一天如过两季,人们不断换装,体会“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生活。 * * *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