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1强化演练)课程.doc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11强化演练)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一 强化演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反衬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 (2)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一样有高尚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心,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馆,备受店主的冷落。 (1)请赏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在写法上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曲分析作者有哪些情感“都到心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叠加(或反复)使用数量词,句句入韵。句式工整,音韵和谐,读来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秋风、梧叶、夜雨、芭蕉,渲染了萧索、凄冷、孤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之愁。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实写秋风吹“梧叶”,夜雨打“芭蕉”,倍添离人惆怅;虚写夜半梦回故乡,更令诗人百感交集。二者结合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从听觉角度写景。秋风呜咽,梧叶飘零,寒雨淅沥,雨打芭蕉,扣动旅人的心扉,不眠的旅人“三更”闻此声,更添羁旅之愁。 (2)“归梦”与“江南二老忧”句写梦归故乡,心忧江南二老,表达出思乡思亲之情;“逆旅淹留”句写长期奔波在旅途,表达出颠沛流离、孤独凄凉之苦;“十年事”句,写出对时光易逝、人世沧桑、功业难成的感叹与无奈。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2)题。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1)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从词的上阕看,这一评价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诗人是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变化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诗人通过三句诗,描绘了一幅湖上春光图:湖中的桥上隆隆驶过绘着彩画的车轮;春云在天上飘逸,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云影;春水无波,碧绿滑静,像琉璃一样晶莹无尘。 (2)诗人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之情。诗人先写湖边堤岸上依依的杨柳,柳丝低垂,像是要热情地挽留住湖边的游客;再写枝头上的小鸟,以悦耳的歌声呼唤游人莫要归去。但湖景虽好,却已暮色笼罩,不能不归,给人一种无奈的遗憾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