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惠州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及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朔州市一中语文阶段性测试题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欣赏的精神自由 朱以撒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分) .让具有地域审美局限的人拥有评判权柄,对艺术欣赏来说害莫大焉。 B.北朝的书风苍茫刚硬棱角毕露,而南朝书风软媚轻滑。 C.所谓“作品对欣赏产生作用”是说欣赏者从作品本身出发,获得个性的审美体验。 D.要得欣赏真谛,就不应把书法纳入道德范畴,以人品论书品。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欣赏同样的书法艺术作品产生差异”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欣赏者审美趣味有差异。 B.对作品的欣赏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的流派。 C.一些名作历经欣赏,结论卷帙浩繁,已成不二法门。 D.优秀的书法作品是多义的,可资不同角度,层面欣赏。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将军事去矣去:失败B.郃快军败快:加速C.别征东莱 别:分兵D.遣使假郃节 假:交给.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 ②郃计非也。 B.①与张辽俱为军锋 ②遂推郃为军主 C.①太祖与袁相拒于官渡 ②又先遣郃督步卒五千于前通路 D.①为备将张飞所拒 ②刘备所惮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张郃屡建战功,堪称郭淮所说“国家名将”的一组是(3分) ①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 ②从攻邺,拔之 ③与夏侯渊讨鄜贼梁兴及武都氐④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 ⑤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⑥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汉末年,张郃应征入伍,讨伐黄巾军,在韩馥部下担任军司马的职务。韩馥失败以后,张郃带兵投奔了袁绍。 B.淳于琼等人押运粮草驻扎乌巢时,曹操亲自领兵攻击淳于琼所部。张郃劝袁绍应该尽快带兵援救淳于琼,但袁绍却听信郭图的话导致全军崩溃。 C.曹操率领大军到汉中征伐张鲁的时候,派遣张郃带领五千步兵作为开路前锋。结果,人马一到阳平关,张鲁就献城投降了。 D.刘备驻扎在阳平关,夜间对驻扎在广石的张郃发动突然袭击,虽然没能攻克广石,却在混战中杀死了夏侯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 (1)曹公营固,攻之必不拔。若琼等见禽,吾属尽为虏矣。(4分)(2)从破马超、韩遂于渭南。围安定,降杨秋。(分)(3)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分) 惠州一绝 苏轼 [注]本诗是作者谪居惠州后所作。 (1)诗中如何表现岭南佳果品种丰富这个特点的?(分)(2)请就本诗的思想情感作简要赏析。(4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 (4)羌管弄晴,,。千骑拥高牙。(《望海潮》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题。 英雄 张海霞 (《青年文摘》2009年第10期》) 1.请留意小说每章第一段的句式和内容,简析这五个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11.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第五章画线句子(“那张穿着军装的年轻的照片,据说是他唯一的一张相片”)的内涵。(5分)12.从自然顺序看,第三章画线句子应该放在第一章末尾。作者把它安排在第三章末尾,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5题。 动物的道德与武器 (奥地利)康拉德·洛伦茨 刘志良 译 (选自2013年01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文中哪些例子(现象)可以说明第⑥段提及的“相应的社会禁忌”?(4分).关于第⑦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本文作出了怎样的回答?请作简介。(5分).第③段内容与全文中心意思有什么关联?请作简析。(6分)五、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赡养/擅离职守 麻痹/俾众周知 职称/称心如意 B.媲美/筚路蓝缕 对峙/恃才傲物 牢笼/烟笼雾锁 C.马厩/一蹴而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