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再复《童心百说》
1
对着稿纸,我于朦胧中觉得自己书写的并非文字,一格一格只是生命。钱穆先生把生命分解为身生命与心生命,我抒写的正是幸存而再生的心生命。心生命的年龄可能很长,苏格拉底与荷马早就死了,但他们的心生命显然还在我的血脉里跳动着。此时许多魁梧的身躯还在行走还在追逐,但心生命早已死了。都说灵魂比躯壳长久,可他们躯壳还在灵魂却已经死亡。不是死在老年时代,而是死在青年时代。心灵的夭亡肉眼看不见。我分明感到自己的心生命还在。还在的明证是孩提时代的脾气还在,那一双在田野与草圃寻找青蛙与蜻蜓的好奇的眼睛还在。不错,眼睛并未苍老,直楞楞、滴溜溜地望着天空与大地,什么都想看看,什么都想知道,看了之后,该说就说,该笑就笑,该骂就骂,一声声依旧像故乡林间的蝉鸣。无论是春的蝉鸣还是秋的蝉鸣全是天籁。
2
我真幸运,和明代的异端思想家李卓吾竟是同乡。他走过的许多开满野蔷薇与映山红的乡间小路我都熟悉都感到格外亲切。他在流浪中飘落散失的基因说不定有几粒潜入我的血液。要不我怎么会那么喜欢曹雪芹笔下那些自我放逐的“槛外人”?七十年代,当我穷得“囊无一钱守”的时候,还是买下他的《焚书》与《藏书》。他的《童心说》成了我人生的一部伟大的启示录。因为读他的书,我才发现我的家乡有一颗太阳般的迸射着思想的灵魂。这颗灵魂的名字就叫李卓吾。从少年时代到今天,我在冥冥之中一直听到他从万物之母的怀中发出的呼唤:同乡兄弟,我的童心说献给我的同一代人也献给你的同一代人,特别是要献给你。你的生命快要被堆积如山的教条窒息了,你的天真快要被浓妆艳抹的语言埋葬了。你正在被概念所裹胁,正在迈向布满死魂灵的国度。救救你的天真,救救你的天籁!往回走,返回你的童心,返回你的质朴,返回清溪与嫩柳滋润过你的摇篮。你是无神论者,云中的天国不是你的归宿,但地上的天国属于你。地上的天国就是你的天籁世界,童心就是这天国的图腾。
3
准确无误,我听到伟大同乡的呼唤,如同天乐般清晰而响亮的野性呼唤:努力做一个人,努力成为你自己。家乡的思想家在黑暗的年代里像高举星辰似地高举过人类的本真本然之心。温柔的、亮晶晶的心灵把拥有百万大军的庞大帝国吓坏了。帝国的监狱在京城的郊区堵住他的嘴,困死了他的生命,妄图一举消灭他的熊熊燃烧的思想。然而,帝国失败了。当帝国溃灭的时候,我老乡的学说却跨越时间的边界走进曹雪芹的眼睛,还走到今天,一直走到我的笔下。
4
让我礼赞你,《焚书》与《藏书》的作者,英勇的老乡,童心说的第一小提琴手。你孜孜求真,厌恶“假人”和假人的把戏。假人胸中只有本能的心脏,没有本真的心灵。假人有声,但不是心声,而是肉声。道学太沉重,对人的要求太多,太多而做不到,就伪装,就作假,就言假言,事假事,文假文。你发现王朝中有个假人国,你的童心对着假人国跳着、笑着、骂着,文字摆开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旗帜站立着飘拂着,哗啦啦在高空天宇中响动着,响了将近五百年。
堂堂正正。心中无邪,身外无求,形上无垢。顶天立地向着假人国挑战:谁敢邀堂堂而击正正?何等气派!童心就是力量。童心是比权力帝国更有力量的力量。
5
回归童心,你启迪我两个向度:一是回到从母腹中诞生下来的那一刻,回到刚降临人间时那一脉黎明似的柔和的目光;二是回到故国文化的精神家乡,回到《山海经》那一片蓝苍苍与绿茫茫,还有苍苍茫茫所负载的最本真、最本然的故事。
我的形而上假设,不在天上,而在地上:在第一次张开的婴儿眼睛之中,在母亲赋予的原始混沌之中,在女娲、精卫、夸父等英雄的大气与呆气之中。修炼修炼,不是修向成熟,而是修向鸿蒙时代的勇敢与傻乎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6
诗正在被权力所凌辱,被道学所歪曲,被金钱所欺压,被语言所遮蔽。
文学正在失去真思真想真情真性,诗就要死了。面对文学的枯竭,诞生于家乡的异端思想家大声疾呼:回归童心!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不妨痛痛快快地叙述;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不妨痛痛快快地倾吐;口头有许多欲语而莫可以告语之处,不妨痛痛快快地说出。发狂大叫,流涕恸哭,向人世掷出响当当的真言真语真话。并非句句是真理,但句句发出热腾腾的内心。
7
秘鲁作家胡安.拉蒙.里维罗(1929──)如此表述:作家不可能成熟,他们应当永远追随孩子。 “岁月使我们离开了童年,却没有硬把我们推向成熟。……说孩子们模仿成年人的游戏,是不真实的:是成年在世界范围内抄袭、重复、发展孩子们的游戏。”(引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拉美卷》第22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和今后可能所作所为,全是人生的初稿。初稿而已,一切都不成熟。我害怕成熟的圆猾,成熟的虚伪,成熟的世故,成熟的“瞒和骗”。
8
到处寻找天才,却常常忘记身边有一群天才,这就是孩子。“孩子是未被承认的天才”,俄国的诗人沃罗申(1877-1932)早就这样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