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牙周组织概念.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牙槽骨—组织学结构 (二)密质骨 1、牙槽骨的外表部分,厚度颇不一致。 2、表面为平行骨板,深部有致密的不同厚度的哈弗系统。 牙槽骨—组织学结构 (三)松质骨 1、由骨小梁和骨髓组成,位于固有牙槽骨和密质骨之间。 2、骨小梁的粗细、数量和排列方向与所承担的咀嚼力密切相关。 松质骨 皮质骨 二、生物学特性 最活跃、高度可塑性 受牵引新生、受压力吸收-正畸治疗的基础 新生时:成骨细胞 类骨质 吸收时:破骨细胞 吸收陷窝 生物学特性 1、牙生理移动时牙槽骨的改建: 牙的生理性移动: 由于补偿合面磨损不断向合面方向移动; 补偿邻面磨损的近中方向移动,维持上下牙列及相邻牙间的邻接关系及颌间距离。 牙槽骨的改建:随牙移动,骨不断新生和吸收 生物学特性 2、牙槽骨的增龄性变化 牙槽嵴高度减少、骨质疏松、骨密度减低、骨的吸收大于骨的形成、红骨髓变为黄骨髓 光镜下:牙槽窝骨壁锯齿状、细胞数量减少,埋入的穿通纤维不均匀 思考题 1、牙龈上皮、龈沟上皮,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有何特点? 2、何为Malassez上皮剩余,来源?意义? * * 牙龈 (三)临床意义 1、 2、 第二节 牙周膜 牙周膜 概念、分布 又称牙周韧带,环绕牙根,位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厚度为0.15-0.38mm。 胶原纤维将牙固定在牙槽窝内,并能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 牙周膜 一、组织学结构: 纤维 基质 细胞 血管和淋巴管 神经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一)纤维 胶原纤维 主纤维 间隙纤维 弹力纤维:p30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主纤维束: 穿通纤维(Sharpey’s fibers)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主纤维束: 由于主纤维所在的部位和功能不同,其排列方向也不同。 自牙颈向根尖可以分为: 牙槽嵴组 水平组 斜行组 根尖组 根间组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1、牙槽嵴组 起自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釉牙骨质界下方的牙骨质。分布在颊舌面,邻面无。作用:将牙齿向牙槽窝牵引,对抗侧向力,保持牙直立。 Alveolar Crest Group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2、水平组 牙槽嵴纤维的根方,水平向分布。作用:是维持牙齿直立的主要力量,并于牙槽嵴组共同对抗侧向力。 Honrizontal Group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3、斜行组 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纤维向根方倾斜45o,埋入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附着牙骨质的一端近根尖,将牙悬吊在牙窝内。作用: Oblique Group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3、斜行组 作用:将咀嚼压力转变为牵引力,均匀分散到牙槽骨上。在水平切面上,斜纤维呈交叉状排列,可限制牙的转动。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4、根尖组 起于根尖区牙骨质,呈放射状止于根尖周的牙槽骨。具有固定牙根尖的作用,保护进出根尖孔的血管神经。 Apical Group 5、根间组 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止于根分叉区牙骨质。作用: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 Interradicular Group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主纤维束 牙槽嵴组 水平组 斜行组 根尖组 根间组 弹力纤维(Oxytalan和Eluanin) 耐酸纤维 电镜下:微细纤维广泛分布在牙周膜中,组化染色才显示,在根尖区止于动静脉和淋巴管壁,保持血流通畅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二)细胞: 成纤维细胞 成牙骨质细胞 上皮剩余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1、成纤维细胞 细胞呈梭形或星形,细胞核大,胞浆嗜碱染色,细胞排列方向与纤维束长轴平行。 有合成胶原纤维功能,同时也有降解胶原纤维的功能——牙周膜中胶原纤维不断改建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2、成牙骨质细胞 分布在邻近牙骨质的牙周膜中 细胞扁平,核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平铺在根面上 在牙骨质形成时近似立方状。 成牙骨质细胞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3、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形成时,邻近牙槽骨表面有许多成骨细胞。立方形,胞核大,核仁明显,胞浆嗜碱性,静止期细胞为梭形。 牙槽骨吸收时,破骨细胞位于Howship陷窝内。多核巨细胞,直径50μm以上,核数目不等,胞浆嗜酸性。 牙骨质吸收时,称破牙骨质细胞。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4、上皮剩余 (Malassez上皮剩余) 牙周膜中近牙根表面 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块,细胞较小,立方或卵圆形,胞浆少,嗜碱染色。 平时呈静止状态,受炎症刺激上皮可增殖成为颌骨囊肿和牙源性肿瘤。 牙周膜—组织学结构 5、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位于血管周围5μm内的区域,是牙周膜中新生细胞的来源,可进一步分化为成纤维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