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大众传播媒介研讨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考点3:传媒之“变”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历史渊源:公元887年,《邸报》世界上现在最古老的报纸。 2、近代大众报业出现的原因: ①物质条件---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社会急剧变化,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 ③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 如何评价西人办报? A、促进西方文化在华的传播,加强了列强对华文化侵略; B、把近代报刊带来中国,国人办报,人们思想观念改变。 3、近代大众报业的兴起和发展: A、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C、辛亥革命后,报刊成为宣传政治的工具。 近代大众报业发展的影响? ①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②宣传教育,启迪民众; ③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通俗性报刊); 二、广播影视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第一座广播台: 中国第一座全国性广播电台: 中国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1923年“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上海) 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 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歌女红牡丹》 《定军山》 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北京电视台 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原因: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 2、出现: 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3、发展: 2003年上半年用户达到6800万户,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 4、特点: 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快捷,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费用低廉。(互动性、广泛性、即时性) 5.互联网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A、互联网目前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B、互联网在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的同时,也在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 C、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D、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宏观思考 “变”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历史剧变 政治环境(政策推动) 经济(生产力提高) 文化(思想观念转变) 技术(引进→自研) 外来文化涌入 (中西文化的碰撞) 全球化趋势的促进 内因: 外因: 民主革命 民族工业 思想解放运动 三次科技革命 “变”的表现 社会生活是时代的产物,是一定 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反映。 爱就一个字“变”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变”的表现 宏观思考 鸦片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后: “中西合璧” “民主自由 平等” “政治色彩” “封闭” “彰显个性” “多元” 编制大事年表和设计表格是 复习社会史的最好办法。 爱就一个字“变”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变”的表现 宏观思考 受西方影响明显(趋势),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随着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浓厚。 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沿海→内地;城市→农村) 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近代化特征明显)(趋势) 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社会变迁不能脱离国情而存在, 继承与发展是必然趋势。 爱就一个字“变”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变”的表现 宏观思考 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展开。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生产力标准始终是判断变迁进步性 的重要依据。 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束缚,割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1840 1949 1860 鸦片 战争 西服、 西餐、 西式住房 洋务 运动 交通、通信 近代化 1911 辛亥 革命 婚丧 礼俗 新中国 成立 1978 改革 开放 电视业 (1958) 互联网 (1993) 多元视角下的社会生活 文明史观 现代化 史观 社会 史观 全球 史观 时空定位 多样性 独特性 工业化 对外开放 政治、经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上课3研讨.ppt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研讨.ppt
- 《宇宙的边疆》ppt课件研讨.ppt
- 《安塞腰鼓》公开课研讨.ppt
- 《定滑轮和动滑轮》ppt研讨.ppt
- 《工程电磁场》课件 第二章 静电场(二)研讨.ppt
- 《战国无双2》全方位攻略研讨.pptx
- 《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1同课异构课件: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3研讨.ppt
- 《数字信号处理》1研讨.ppt
- 《桂林山水》课件4研讨.pptx
- 教师版2018-2019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前密卷.pdf
-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优秀.pptx
- 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业竞争力提升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电商用户物流体验优化策略与问题解决报告.docx
- 2025年物流园区能源管理系统优化与绿色物流发展前景分析报告.docx
- 锂矿资源开发与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国际合作研究报告.docx
- 二手汽车美容服务信用修复策略.docx
- 2025年化工企业碳中和转型政策环境与技术挑战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应用与安全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