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灾害、三大自然带、综合题增分(修)研讨
高二地理小高考专题复习
专题一: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2017-2-12
【对应考试说明】 结合实例,说明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关于自然灾害
概念: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的现象或事件。
(注意:若没有受到损害的客体,它仅仅是一个自然的事件。)
二、主要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一)洪涝(属于气象灾害)
1、概念: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溢流的现象。
2、时空分布:我国洪涝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为严重,长江中下游平原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1)主要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大且集中于夏秋季;(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特征
②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有时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水系特征
③流量大,汛期长;——水文特征
④中下游进入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形特征
人为原因:①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降低了植被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河床抬高,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
②中游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2)防治措施有:
①上游兴修水库;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中游退田还湖;裁弯取直。③下游修筑堤坝,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增加入海通道;建设分洪、蓄洪区;④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3、涝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①冲毁房屋、道路、桥梁;
②淹没农田、工厂,造成工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甚至会引起瘟疫和传染病的爆发。
③造成水、电力、交通、能源等供应中断;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生活秩序紊乱。
4、关于“城市内涝”
(1)主要原因分析:①气候异常,降水偏多;②城市热岛、雨岛效应加剧了城市极端气候;③城市硬化面积大,绿地面积减少;④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城市排涝系统不完善。
(2)对策:①完善城市排涝系统;②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③增加城市水体面积。
(二)干旱灾害(属于气象灾害)
1.伏旱
(1)发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2)发生时间:7月中下旬—8月(梅雨过后)
(3)成因:①受反气旋(副高)控制,盛行 气流,降水少;②天气炎热,蒸发 。
(4)缓解措施:①兴修农田水利设施;②营造防护林,涵养水源。
2.春旱
(1)发生地区:华北(2)发生时间:4—5月
(3)自然成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 天气,蒸发旺盛;②春季降水少。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②水污染、浪费严重;③利用效率低。
3.防御措施主要有:
(1)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2)培育耐旱的作物;
(3)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4)营造防护林;(5)改进耕作制度。
小结: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旱涝灾害最为常见,并且危害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
主要原因是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三)台风 (属于气象灾害 )
1.影响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频发;2.发生时间:每年夏秋季节
3.影响:弊:台风灾害主要由 、 和 造成。
利:带来丰沛的降水,缓解 和 。
4.防御措施:(1)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2)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3)建设沿海防护林;(4)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四)寒潮(属于气象灾害)
1.概念: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实质是冷锋活动)。
2.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同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24小时内降温达10℃,最低气温低于5℃。
3.危害:(1)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其是春季和秋季最甚);(2)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3)严重的大雪、冻雨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
4.防御措施:(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2)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
(3)培育耐寒作物;(4)建设大棚;(5)地膜覆盖等
(五)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1.概念: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
2.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冬春的沙尘暴
3.成因:自然原因:①身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少,气候干旱;②冷锋影响,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③地表植被少,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4.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5.防御措施:①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