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5-中寒论辩证广注.doc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95-中寒论辩证广注

495-中寒论辩证广注 欢迎访问: /%C9%E8%BC%C6%CA%A6%E6%E4%D5%BE /club/6520766 / /andyzeng981 /iknow 篇名中寒论辩证广注 书名:中寒论辩证广注 作者:丹波元胤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此书之述专以中寒另分一门今医书于杂证中闲言中寒而不详于伤寒论中则备言中寒而溷杂以致后学见证不 明两者错治故仆于辩注伤寒论后复集此书以发明仲景奥旨。 一此书分上中下三卷其前二卷皆仲景方论俾学人知所宗主末一卷附后贤方论俾学人得其变通庶几引今酌古斯 辩证制方不致有误。 一此书于每条证下既经注明复加详辩以见其证的系中寒又于每方之下将药性分别详注以见其方之对证为可用 倘证稍有未合或分两加减稍有可疑亦必详辩以见古今诸方为不可执如能临证权变用药必奏奇功。 一初学之士须先阅仆所注仲景伤寒论使遇热证已知投药得入仲景门墙后读此书复窥仲景堂奥则真寒之证一见 了然自能于热补之方百发百中其于伤寒热病凉泻之法特易如耳初学人其循序而观之。 一世人病伤寒者十居其九病中寒者十居其一所以医工用凉药者取效多用热药者取效少有等名医自以伤寒为专 科口诵仲景书误以伤寒变证指为中寒妄投热药屡屡致败此皆酷好仲景而不知变通者也学人但能虚心翻阅此书自得 治病活法。 一仆所集诸注如成氏原解伤寒论方氏条辩喻氏尚论篇程氏后条辩武陵陈氏伤寒六经篇注及内台外台补亡活人 等书。(后另集引用书目)汇合参看乃成此书犹恐后学不悟复以鄙意反复发明所取诸注不敢隐窃必曰某书曰某姓氏 其附鄙意必曰(琥)按曰愚按曰愚谓或愚意及设为或问而余答也。 一仆注此书始于康熙甲子中秋终于丙寅仲春之朔其间遇应酬少暇或尽一日之长注证一二条或注方一二道倘停 十日半月无暇得半日之闲注证一条或注方一道至有积二三日之暇仅注证一条或注方一道总计其工止五越月耳然仆 于平日构求诸名家医书潜心抄阅兼视病家疑难险证已二十余年矣以二十余年胸中所得悉发而为此书虽五越月亦不 速书既成不敢藏之家因为录出以公之海内同道者。 目录 篇名辩中寒为真寒论 属性:内经素问有热论篇首言热病者。皆伤寒之类。又有刺热篇。言五脏热病。此系杂证。灵枢又有热病篇。其中言 热病三日。或七八日。或已得汗或未曾汗。或口中干。胸胁满或头痛耳聋。皆伤寒之类也。黄帝岐伯论伤寒。惟以 热为主。至仲景论伤寒。则寒热并举。何也。夫人身之中。有阴有阳。有寒有热。有虚有实。此其常也。有阳极似 阴。有阴极似阳。有热极而寒。有寒极而热。有大实若虚。有大虚若实。此其变也。余曾辩注伤寒论一十四卷。若 阳邪热实之证。已畅发而无余蕴矣。兹更集中寒论三卷。于仲景书中。摘其所谓真阴虚寒之证。逐条辩解。每方注 明只因仲景当日。不分阴阳虚实寒热而总谓之伤寒。余因不得已而述是书也。或云。内经中无寒论。及寒病篇。故 仲景当日。以寒病杂之伤寒论中。不敢创为一论。更分一门。今吾子知尊仲景矣。又别立中寒方论。得母僭欤。余 答云。前圣之制作。专待后人之阐扬。据仲景自论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 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曰伤寒。而痉湿 霍乱等杂病。俱在其中。所未分者。岂特一中寒邪。丹溪有云。 仲景辩伤寒矣。而未及乎中寒。非曰无中寒也。言未及辩别也。中寒未及辩别。以致俗医。有以伤寒皆变为热。并 无所谓真阴证者。有以阳证入阴。即阴虚为阴证者。有以热病服凉药太过。即变为阴证者。有以头不痛之杂病。为 阴证者。有以曾犯房室为阴证者。殊不知中寒之人。三焦火衰。元气大虚。又受外来风寒之邪。其为中也。或中于 阳。或中于阴。皆寒病也。其中于阳而为寒病者。以始入太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阴者。肾也。邪在太阳。膀 胱为寒水之经。肾家无火。不能御寒。为真阴证。犹之阳邪传入阴经。亦热病也。又有胸以前受寒气。及冷物入胃 。胃为阳明之腑。与太阴脾脏相根据附。胃中无火。则脾气大寒。亦为真阴证。犹之伤寒挟食。邪已入腑。为实热病 也。此其义仲景实未尝及。然于霍乱一病。有寒多不饮水者。用理中汤丸加附子。斯言已得之矣。又有寒中厥阴之 经肝脏虚。寒气上攻而头痛者。亦为真阴证也。又有小儿未犯房室。而中寒。如慢惊之类。亦为真阴证也。此但举 其大略。而后学可以起悟。愚以中寒之证。仲景立法。中经者。皆主温散。问有中脏者。亦主热发。所以诸汤中附 子。生用者极多。而炮者甚少。偶有同人参白术芍药当归共剂者。或从气虚。或从血少也。其有或吐或利。四肢厥 逆。胃气大虚。无热可发者。法当温补。更有里寒虽极。肠胃中实者。又宜温中消导。若例用补药。岂不大误。此 皆仲景所未言及者。愚以后贤方论补之而已。 目录卷上 篇名辩太阳阳明病中寒脉证并治法 属性:(此系仲景原文) 中寒伤寒。

文档评论(0)

sh41257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