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辽宁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城市建设,浪费较多
深圳5000万元打造豪华天桥、山西耗资6000万元建孙大圣故里、河南驻马店两亿元建梁祝故里……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建设浪费的现象。一些城市重复建设不断;在公共设施建设上,也片面追求奢华。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69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3%的受访者直言自己所在城市建设浪费现象较多。81.0%的人认为,城市建设浪费的主要表现为大搞形象工程。86.7%的人认为公共财政最应该投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 重复建设是各地民众普遍反映的浪费问题
家住深圳市南山区的顾先生觉得,花5000万元打造的“春花”天桥,和普通天桥相比,在通行功能上是一样的,只是灯光等装饰非常“夺目”。他认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固然是好事,但这么多投入是否顾及了长远利益呢?只为了表面好看也太浪费了。”
除了豪华的公共设施外,不少城市打造的形象工程并不符合当地实际。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留言说,哈尔滨市一年霜冻期有六七个月,一些领导却热衷于建设喷泉景观,“有一个广场,建了迎宾式的夹道拱形喷泉,有7个巨大的七彩喷泉灯塔,但只过了一个冬天设备就冻坏了;还有一个地级市竟然建了几十米长的瀑布墙,没过几个冬天设备也冻坏了。在滴水成冰的地方建喷泉,巨额投资怎能不打水漂?”
重复建设也是各地民众普遍反映的浪费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民柳先生发现,家门口的绿化带两年前石砌的道牙最近又在重修,“本来没有质量问题,可以继续使用的东西随便就换,这种情况我看见好多次了。”
“各部门缺乏统筹安排,‘马路拉链’现象几乎天天有。同一个地点,反复围挡施工,今天路面改造、明天电力改造、后天修跨线桥、大后天、修地铁……一条路一年不知道要挖多少次,整个城市成了一个大工地。”民意中国网一位武汉市网友说。
另一位来自中部省份地级市的网友反映,“前两年,一些领导觉得双向四车道显示不出城市的气派,于是,拆除了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把四车道拓展成六车道。但我们市里机动车不多,六车道上总是空空荡荡的。而且由于自行车道太窄,人们常常骑入机动车道中,平添了危险。面对纷至沓来的怨言,政府只好又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间安装了护栏。但是,没过几个月,参评文明城市需要绿化面积达标,政府只能重新修建绿化带,现在六车道又变回了四车道。”
城市建设浪费的主要表现有哪些?81.0%的人首选“大搞形象工程”;其次是“道路、管道重复施工”(62.4%);排在第三位的是“超标兴建办公楼宇”(59.5%)。接下来还有:地标性建筑沦为摆设(46.1%),豪华设施远超实际需求(43.9%),巨资开发景区(36.7%)等。
民意中国网一位网友留言说,城市建设不是三五年就能完成的,但现在不少城市每届领导都有自己的一套城市建设方案,完全放弃了前一届领导的做法,这样最容易造成浪费。还有一些领导为了政绩,总喜欢“标新立异”,这些都导致城市建设没有长久的规划,对历史建筑也没有持续保护的意识。
调查中,77.6%的人认为造成城市建设浪费的原因是一些地方领导以“政绩”为导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济威,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一项建设工程,要先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地论证它的价值,经过专家、公众的参与,才能作出“可行”的决策。只是,我国现在很少有“不可行”的项目,领导的意志往往在论证之前就建立了,很多论证就顺着领导的意思来了。
调查显示,74.1%的人认为造成城市建设浪费的原因是,公共财政开支被权力左右;52.6%的人认为原因是一些城市公共财政预算不透明;68.1%的人认为原因是城市盲目规划,缺乏科学性。
浙江省金华市某私企老板龚荣俊认为,缺乏问责使得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如果花钱,政府不心疼老百姓心疼,政府管得不到位老百姓又插不上手,浪费行为怎么可能被叫停?不少地方政府是受了利益驱动,因为大型工程的建设会抬升地价,平时小规模的拆建也会产生收入,重建设轻监管在所难免。”
调查显示,75.3%的人认为城市建设浪费现象缺乏事后问责机制;59.9%的人认为一些领导忽视民意,缺乏服务意识;57.5%的人认为城市建设浪费是受商业利益驱动;52.9%的人认为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人们对政府用好公共财政有什么建议?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建立问责机制,追究浪费行为(88.3%);引入并扩大民意对干部的考核权(69.9%);进一步完善预算审批和公开机制(65.1%)。接下来还有:重大建设项目交人大审议或通过公众听证(64.3%);改变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体系(62.3%);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47.8%)等。
柳先生觉得,公共财政要还政于民,“把每笔钱都公示出来,让老百姓都能看明白,最好引入听证制度,让老百姓能真正参与到管理监督中。”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教授陈工认为,公共财政
文档评论(0)